警惕职业病目录中的“鼠标手”

来源:全媒体记者 申美 浏览: 2

    本报讯 (全媒体记者 申美) 在英雄联盟S15世界赛的赛场上,选手们操控鼠标的操作堪称惊艳,让观众们大饱眼福。然而,在这精彩操作的背后,一种被称为“鼠标手”的职业病——腕管综合征,正悄无声息地靠近。“鼠标手”已被纳入我国法定职业病目录,它可不是电竞选手和流水线工人们的“专属”,一些特定职业人群也极易中招。

    为了让大家更好地了解“鼠标手”,我们今天特别邀请到了西安市中心医院骨科医生杨寅,为大家详细科普“鼠标手”的相关知识,包括正确的用鼠标姿势和实用的预防妙招。

    杨医生介绍道:“很多人认为,‘鼠标手’顾名思义就是因为使用鼠标才会得,其实并非如此。专业上,‘鼠标手’被叫做腕管综合征,它是正中神经在腕部受到卡压而引发的病症。引发腕管综合征的原因有很多,频繁使用鼠标只是其中一个常见因素。除了用鼠标,还有一些特定职业的人群,比如流水线工人、家庭主妇、司机以及弹奏乐器的乐师等,他们也容易患上这种病症。”

    那么,一旦患上“鼠标手”,身体通常会出现哪些症状呢?又该如何判断自己是否得了“鼠标手”呢?

    杨医生指出,“鼠标手”通常有以下几种表现。正中神经主要负责手部拇指一侧的三个半手指的感觉,患病早期,这些手指可能会出现麻木、疼痛的症状。随着病情的加重,手部的精细动作会变得不灵敏甚至丧失。到了后期,还可能出现肌肉萎缩的情况。如果你发现拇指一侧的几个指头有麻木、抽痛的感觉,手部变得笨拙、不灵活,甚至出现手指骨间肌肉萎缩的现象,就需要及时就医,排查是否患上了“鼠标手”。

    对于那些长时间使用电脑,面临“鼠标手”风险的人群,杨医生给出了一些实用的预防建议:首先,要定期活动腕部和手部,避免长时间保持一个姿势。对于需要频繁重复同一动作的情况,要适时进行间断性休息,让神经处于张力和松弛相互交替的状态,避免长时间受压和缺血。使用鼠标时,尽量避免腕部长时间悬空,选择合适的鼠标垫。如果感觉腕部疼痛或手指出现早期不适症状,可以佩戴护腕进行保护。

    如果已经出现了“鼠标手”的轻微症状,在不去医院的情况下,有没有自我缓解的办法呢?

    杨医生建议,如果只是偶尔出现手指麻木或刺痛的症状,首先要找出导致疼痛的动作,并尽量避免。如果无法避免,就要定期休息。其次,在休息过程中,可以进行一些腕部和手部的活动,让神经得到放松,调整位置,避免局部长时间受压。此外,还可以对腕部进行局部按摩和热敷,这有助于缓解疼痛、改善麻木症状。

    那么,“鼠标手”如果不及时治疗,会有什么严重后果呢?到什么程度就必须去医院就诊呢?

    杨医生提醒大家,早期神经损伤是可逆的,比如偶尔出现的手指抽痛、腕部不适等症状,通过适当的调整和改善,有可能会自行消失。但如果症状持续加重,比如疼痛转变为麻木,手部动作越来越笨拙,就需要引起重视了。尤其是当手部出现骨头间隙凹陷、肌肉萎缩的情况时,一定要尽早去医院就诊。否则,神经可能会出现不可逆的损伤,即使后期进行治疗,也可能会留下后遗症。希望大家都能重视“鼠标手”的预防和治疗,保护好自己的手部健康。

333.jpg


0
微博
微信公众号
今日头条
抖音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