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尖上的“精度”较量
西安市高技能人才职业技能竞赛多工序数控机床操作工项目决赛举行


本报讯 (全媒体记者 顾思远) 10月17日,2025年西安市高技能人才职业技能竞赛多工序数控机床操作调整工项目决赛,在西安庆安航空机械制造有限公司开赛。
经过此前举办的预赛暨理论考试,来自全市机械制造类企业的40名优秀操作工选手顺利入围当天的决赛,通过实操科目全面考验自身的职业素养与技能水平。
赛场上,一台台数控机床在车间整齐排列,机器运转声此起彼伏。参赛选手按不同的工序,有序分区开展各项操作。在编程阶段,选手们全神贯注地紧盯电脑屏幕,根据图纸上的设计要求,手指飞快输入编程代码。随后,选手们谨慎细微地调整机床参数,并操作机床对金属进行加工。赛场上一时充满刀具与工件接触时发出的清脆声响,空气中弥漫着金属切削液的特殊气味。
大赛裁判组身处选手身后,多位裁判员对选手们的表现进行严格讨论与评价,对多工序协同加工的流程进行整体把控。随着比赛的推进,一件件精密零件完成加工。
“这次大赛的试题内容比较多,需要选手用比较快的速度才能完成。试题要求也是按照航空零件制造的精度进行设置,就需要选手尤为仔细认真地去进行编程和对机床的调试、操作。”陕西省劳动模范、高级技师、大赛裁判长曹卫锋说。
据悉,多工序数控机床操作调整工是负责操作和调整多工序数控机床的职业人员,也是国家紧缺工种之一。工人需要在短时间内,根据工艺要求编写电脑数控程序,调试机床数据并进行加工操作,同时检验成品质量,对工人的技术水平有着较高的要求。此类工种操作的机床通过计算机数值控制技术,可完成铣削、钻孔、镗孔等多种工序,被广泛应用于机械加工、汽车制造等领域。
本次竞赛由中华全国总工会西安经开区蹲点工作组指导,西安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西安市总工会主办,西安经开区工会工作委员会协办。此次竞赛不仅是一场技能的比拼,更是对西安先进制造业人才风采的集中展示,为全市高技能特别是数控机床操作人才搭建了交流技艺、提升水平的平台,进一步推动“匠心筑梦长安 精技赋能未来”的理念深入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