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企业 角逐“减碳试验场”
在京东西安“亚洲一号”智能物流园区的屋顶,太阳能光伏板源源不断地将光能转化为电能,可满足园区多场景作业的用电需求; 在顺丰速运科技六路营业点,一次性塑料尼龙编织袋被循环中转袋替代……
陕西今年出台《陕西省加快推进快递包装绿色转型实施方案》等文件,建立行业绿色发展指标体系。今年前9月,陕西快递服务企业同比增长27.74%,快递包装绿色转型加快推进,行业绿色发展各项指标逐年提升。
又是一年“双11”,今年在“唯快不破”的物流业,低耗高效、节能环保正成为各大企业角逐“减碳试验场”的发力目标。
绿色低碳成新宠
11月5日凌晨5时,西安市莲湖区永安路的京东大兴营业部内,灯火通明,快递员们忙着将一件件包裹分类装车。
京东大兴营业部负责人孙恒说,今年“双11”最大的变化就是快递“绿色化”。从8月开始,营业网点每周自填绿色网点评价表,如果考核不达标将影响网点评级。
除了对纸箱进行二次利用,原箱直发、拉链式快递、共享包装箱等也是物流业推行绿色物流的重要方面。京东基于大数据,不断优化纸箱材质,3层纸箱使用比例超过95%,每年可减少使用20万吨以上纸浆。
在“双碳”目标推动下,物流企业加强绿色运营技术创新,物流业正在向低污染、低消耗、低排放、高效能、高效率、高效益的绿色物流转变。
新能源车成配送“主角”
“每公里柴油车的油耗成本是7毛钱,新能源车只要2毛6。充满电的新能源车能跑220公里,电费只用50多元,省得很!”陕西省物流集团商储物流有限公司车队队长郭锐说。
作为西部地区仓储面积最大的物流企业,陕西省物流集团商储物流有限公司构建起以西安为中心,辐射西北、连通全国的物流配送网络。
“现在客户对物流环节的运输要求更高了。以前跑城市配送,油车、高栏车居多,现在都是新能源厢式车,货物淋不着雨,破损少。”陕西省物流集团商储物流有限公司城配事业部副部长刘鑫说。
从事物流业多年的京东快递员杨康,主要负责永安路周边4个小区的快递配送。每天,他都要开着红色电动三轮车穿梭在城市大街小巷。他说:“我每天要跑五六趟,一直要忙到晚上10点多,电动车充满电能跑两天,特别省。”
绿色运输不止于此,利用信息化手段提高车辆管理运行效率也是重要方面。
绿色全产业链成趋势
在京东西安“亚洲一号”智能物流园区,通过在商品立体化存储、拣选、包装、输送、分拣等环节大规模应用自动化设备、机器人及智能管理系统,企业不仅提升了效率,解决电商物流高峰期爆仓问题,还实现了绿色低碳发展的目的。
“每个快递的背后都是一份‘减碳’账单。”京东工作人员说,京东正在探索在包装、仓储、运输等多个环节实现低碳环保、节能降耗,努力构建更加绿色低碳的供应链体系。目前,西安“亚洲一号”智能物流园区利用屋顶发电,实现园区“绿电”生产运行。园区1小时可提供绿色光伏电力9825千瓦时,相当于减少约9796千克的二氧化碳排放。
长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物流管理系主任马暕表示,无论对于消费者还是快递企业来说,绿色物流都意味着更多的便利和更低的成本,是推动经济社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领域。只有全社会都行动起来,践行绿色消费方式,物流业才能更快实现全产业链绿色化。 (苏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