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盒马 :打地铺通宵加班 工作量翻两三倍 只为百万市民餐桌提供生鲜食材
西安新闻网讯 1月15日,盒马西安加工中心经理杨利军已经忘了有多少天没回过家了,从上个月开始,他和团队的100多名员工,全部吃住在盒马加工中心园区里,日常的工作量已经翻了两三倍。最冷的几天,晚上温度已经到零下7度,即便是盖着被子再披上棉衣,也会无数次被刺骨的冷风冻醒,他说:“所有人都是用意志力在坚持。”
盒马西安生鲜加工中心位于咸阳市秦都区,这个集物流集散、生鲜商品加工、分拨等功能于一体加工中心,因为行业的特殊性,这里的工作基本上都是昼伏夜出,越夜越忙碌。每天12点之后,装满货品货车一辆接一辆,从全省乃至全国各地汇聚在这里,生产加工后,深夜再分拨到西安15家盒马鲜生门店,凌晨时分,盒马鲜生门店的工作人员完成收货、上架后,会迎来清晨第一波线上、线下顾客。一年365天,周而复始,从未间断。
去年12月初,随着西安出现疫情,盒马各家门店的生鲜商品的需求量就已经暴增,加工中心成为整个西安盒马最忙碌的部门。眼看着还有几十万单的货无法生产,第二天那么多西安的家庭还等着吃饭,加工中心每一个员工当三个人用,24小时不停歇工作,仍然无法满足需求。
于是,西安盒马全员出动,一边去相关政府部门开保供证明,一边帮员工找酒店集中住宿,便于上班好管理。12月30日,住了一周多酒店的盒马加工中心员工接到通知,疫情防控升级后,所有员工必须闭环管理,吃住都在加工中心园区。
接到命令的时候,杨利军心里咯噔了一下,因为大家都清楚留下来意味着什么,腊月的陕西几乎是一年中最冷的时候,园区里没有任何取暖设备,也不能生火做饭,只能保障基本生活,全城管制的条件下,无法增加外援,工作量几倍增加。
“我可以!”“让我留下来!” “我报名!”
让杨利军没想到的是,100多名员工几乎全部表态留下来,他瞬间泪奔。
园区里的临时住所没有那么多床,只能用货架打成地铺,一人一床被褥;没有暖气、空调,公司辗转买到电热器;大家睡着有些冷,又没有那么多电褥子,就用空瓶子倒进热水自制成“暖水瓶”抱着睡。
杨利军安排好大家后发现,自己连一张带被褥的床都轮不到了,还好同事又送来了行军床,临时放在办公室桌下,但是没人知道,这张只有75厘米宽的行军床,连翻身都有些困难,这一睡就是半个月。
不止是杨利军,夫妻员工苟大伟和贾晓微,已经三年没有回甘肃老家,原本今年要回家过年的他们,从12月22日开始就决定留下来,并和其他同事一起吃住在园区,夫妻俩每天最开心的就是跟3岁的儿子视频,“再苦再累,看到儿子就元气满满,舍了小家能为大家,这个苦受得值!”
因为他们知道,西安盒马15家门店背后是无数个家庭第二天的生活保障,再艰苦也得撑下去。正如盒马配送小哥陈晓萌说:“我也不会干别的,我多送一单,就有一个家庭能吃上热饭,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就是给抗疫做贡献!”
疫情期间,盒马西安加工中心每日生鲜商品吞吐量近百万份,为上百万西安居民提供生活保障,成为这个城市背后默默付出的“保供英雄”。
(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