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隆科技:为阻击新冠病毒贡献“硬核科技”

浏览: 108

近几天,随着西安市全面启动全员核酸筛查工作,部分核酸检测采样样本被迅速送到西安天隆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隆科技)建造的多个“御兔号”气膜方舱实验室。检测人员三班轮值,争分夺秒进行核酸检测。

成立于1997年的天隆科技,在西安交通大学教授、天隆科技创始人彭年才的引领下,秉持科技服务大众的理念,致力于基因检测、分子诊断领域仪器及试剂的研发、生产和整体解决方案的提供。

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天隆科技高效组织和供应的核酸检测设备及配套试剂为决胜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歼灭战贡献了“硬核科技”,因此荣获“全国科技系统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荣誉称号。彭年才获得“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民营经济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2020年1月12日,新冠病毒基因组序列公布,彭年才领衔的产学研团队闻令而动,全力攻关,攻克了核酸检测仪器及试剂关键技术,率先开发出新冠核酸检测试剂盒,并在72小时内送达武汉疫区,为阻断新冠肺炎病毒蔓延,降低疫情传播做出了重要贡献。

在中国工程院院士蒋庄德作为技术负责人的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的支持下,彭年才领衔的产学研团队,发明了高通量多靶标核酸自动化定量检测技术,并将技术成功转换为系列核酸提取检测产品,形成了一体化的高通量多靶标核酸自动化定量检测系统和产品组合,填补了国内空白,彻底打破进口垄断,实现我国高端核酸检测设备及关键技术的自主可控。该项目荣获2020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据天隆科技研发人员介绍,《高通量多靶标核酸自动化定量检测关键技术及产业化应用》项目成果,解决了核酸提取易交叉污染、快速热循环基因扩增温度均匀性差、集成式MEMS生物传感以及多靶标核酸检测等系列技术难题,形成了一体化的高通量多靶标核酸自动化定量检测系统解决方案和产品组合,让核酸检测更快、更准、更安全,检测通量更大。

目前,天隆的核酸检测仪器,已覆盖全国80%以上的百强医院、90%的十强医院,实现国家及省级疾控接近全覆盖,累计为国内外抗疫提供核酸提取检测仪器2万余台、试剂近2亿余人份。天隆科技还牵头制定国家医药行业标准《核酸提取试剂盒(磁珠法)》。因在抗击新冠疫情的突出贡献和疫情防控核酸检测仪器试剂的保障供应工作上做出的巨大努力,天隆科技收到了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医疗物资保障组)和国家疾控中心的感谢信。

随着新冠疫情的反复,核酸检测量的激增,开盖、加样、反应体系配制等实验操作成为限制核酸检测提速的“瓶颈”。天隆科技组织人员攻关,开发出GeneMix 48全自动样品处理系统、PANA S401样品后处理系统等设备,将检测人员从繁琐的劳动中解脱出来,核酸检测更高效,多重防污染措施也更能保障人员安全。

2021年底,西安发生疫情,天隆科技迅速启动应急响应机制,全力应战。一方面,克服人员紧缺、物流阻塞、原材料不足等重重困难,三班轮值,生产线24小时不停歇,每日生产百万人份试剂,全力保障核酸检测产品供应;另一方面,为满足激增的核酸检测需求,天隆科技快速组建多个“御兔号”气膜方舱实验室,装载数百台全自动高通量核酸提取及检测设备,大大缩短从采样到拿到核酸检测报告的时间。

天隆“御兔号”实验室数百名专业技术人员,夜以继日,不辞辛劳,每日至少可完成25万管核酸检测(即10合1混采250万人,20合1混采500万人),有效提升了西安当地核酸检测能力。 (李江波)

0
微博
微信公众号
今日头条
抖音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