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爱走心 这里的职工幸福感满满
“感谢项目部把我们农民工当家人一样对待,不但给我们搭建爱心休息室,提供绿豆汤等防暑降温品,还及时给宿舍安装了空调,为我们考虑得很周全,我一定好好干活,给咱项目部争光!”安徽籍农民工褚成伟满意地说。
中铁四局西咸新区南北绿廊项目部(以下简称项目部)自进场以来,积极探索管理新途径,维护和保障农民工权益,将农民工视为“一家人”,将项目部建设为“大家庭”,建立起全员幸福之家,提高了项目的管理和建设水平,促进了项目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提升。
提高建“家”水平 增强凝聚力
夏日的项目部,草木环绕,满眼绿色。走进项目工地,精心布置的办公区域窗明几净。干净整洁的项目食堂,让职工吃得放心、吃得舒心。幽静的长廊内,悬挂着企业文化展板,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精心打理的小花园为生活增添温馨与色彩。
项目部以“家文化”建设为目的,不断投入专项资金,对食堂、休息室、活动场地、长廊、书屋等进行改造,打造舒适的配套设施、温馨的人文环境,让职工辛勤工作之余,有休憩充电的场所。
项目部不仅各种硬件设施规划配备到位,项目工会还开展文体活动,让职工参与其中,乐在其中,在活动中感受到家庭的氛围。
项目部重视员工诉求,组织召开职工谈心座谈会,了解职工所想、所需,想办法解决职工的困难。为职工建立生日台账,生日当天送去问候和祝福;组织开展篮球友谊赛、集体观影,职工、农民工代表疗休养等活动,丰富职工业余生活,增强凝聚力,提升职工归属感。
做好“双”培训 让员工平平安安搞生产
不久前,一场夏季“安全生产大家谈”活动,受到员工欢迎,大家踊跃报名,参与答题的同时,也带来了许多合理化建议。
这只是项目部安全生产工作中的一个场面。
项目建设以来,项目部与各班组长签订《安全承诺书》《安全质量包保责任状》等,充分发挥班组长在施工一线和施工过程中的监督检查作用,有效消除安全质量隐患。此外,项目部在员工中先后聘任10余名群安员。群安员严格执行群安员管理制度,第一时间发现并纠正违章行为。进场以来,群安员日常巡查发现并督促整改安全隐患500余条。
项目部以新修订的《安全生产法》《中国中铁铁腕治安全硬十条》等为重点,举办群安员、班组长安全教育培训班15期,培训人员达300余人次。
项目部工会积极组织职工开展“劳动安全大家谈”、“安康杯”知识竞赛、安全质量知识竞赛等活动,通过典型事故案例分析、安全知识讲座、培训等形式,普及暑期防病和中暑急救常识,宣传职工劳动保障相关法律法规知识,增强全员安全生产意识。
绿廊项目总工程师曹国珍告诉记者,“除了安全教育培训外,进场的每位员工,项目部都会对其开展专业知识的培训,一般不少于32个学时。根据从事专业标准不一样,培训的时间也不一样。培训完以后,考试合格后才能上岗。通过安全生产培训及专业技术培训,让新员工能够尽快适应岗位,安安全全搞好生产。”
包容开放 激发工人创新创造活力
走进项目工地,记者一眼就被2个高达2米多的机器人摆件所吸引。矗立在机电安装车间门口的摆件,一个为红色,一个为银色。使用消防配件拼装而成的红色机器人,被称为“水神”,使用暖通配件焊接而成的银色机器人被大家称为“风神”。
从下料到测算,从焊接到打磨,对第一次做摆件的安徽籍农民工褚成伟来说,制作过程的每一步都充满着创新创造。比如“风神”手中的武器是一个斗笠造型,其大小比例、弧度都需要精密测算、搭配新工艺才能被完全呈现出来。
就如同这个摆件一样,新工艺新工法在工地上随处可见。地面上划的一道直线、墙体上标注的小三角,每一处看似不起眼的标注其实都凝结着工人的小“巧思”。
目前项目主体施工接近尾声,进入机电安装工程环节。
机电安装工程负责人龚雷告诉记者,这是他们在现场安置的材料加工厂。因项目管线错综复杂,各专业互相影响,因此将各专业预制加工设备安置到现场,确保各类管线符合现场实际要求,避免材料返厂、返工,节省能效,提高生产。
工地现场,5台剪叉式升降机正在进行施工。这些升降机在设计生产的过程中,也加入了施工人员的设计理念,确保从厂家出来设备更符合现场实际生产的需要。
“只要是有利于员工创新创造的活动,我们都支持!”曹国珍说。每年公司开展各类技术比武活动,还有建筑协会举办的比赛项目,我们都积极参与,让员工在技术交流中,触发新灵感,激活新思路。
2021年项目部荣获陕西省“劳动竞赛”优胜班组、西安市“安康杯”竞赛优胜班组、中铁四局集团“安全标准工地”等荣誉称号。
本报记者 申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