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通职工维权“快车道”
西安市莲湖区总工会会同区人民法院积极探索劳动争议多元化解新模式,取得显著成效。一年时间,接收劳动争议案件72件,成功调解案件48件,共涉及当事人133人,调解成功率达到67%,挽回各类经济损失261万余元,有力地维护了职工的合法权益,为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做出了重要贡献。
设立劳动争议纠纷调解工作室
莲湖区劳动争议诉调对接工作室成立于2020年5月,目前有专业调解员5名,专门为劳动者提供劳动争议调解、法律咨询、风险预警、诉讼代理等服务。
工作室自成立以来,区总工会对有关工作进一步作出规范、提出要求,不断完善和拓展劳动争议多元化解机制。健全工作机制,成立由区总工会和区法院主要领导担任组长的劳动争议诉调对接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共召开联席会议5次。
据工作人员介绍,在法院设立“劳动争议诉调对接工作室”,就是整合法院和工会的工作优势,共同开展劳动争议案件诉前、诉中调解工作,协商化解劳动争议纠纷,推动构建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工作室成立后,对于莲湖区法院受理的劳动争议纠纷类案件,法院认为属于调解范围且适宜调解的案件,经当事人同意选择调解工作室进行调解的,由“劳动争议诉调对接调解工作室”的调解员进行调解。
“建立法院、工会‘劳动争议诉调对接’机制是新形势下多元化化解劳动纠纷争议、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推动企业健康和谐发展的一项长效机制。”莲湖区总工会相关负责人说,在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加剧了劳动关系复杂化的背景下,深度关注并积极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需要工会旗帜鲜明地站出来,因地制宜不断创新工作方式和服务机制,搭建‘工会+法院’这个平台,就是要更好地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竭诚服务职工群众。
组建专业调解员队伍
近日,在律师调解员任桂芳等人的努力下,莲湖区劳动争议诉调对接工作室成功调解一起雇佣劳动纠纷,快速化解了一起基层矛盾。
在工作室,像任桂芳一样的律师调解员还有蒋莉、王伟等,他们对典型疑难劳动、工伤、社保纠纷案件长期深入研究,善于化解劳动争议纠纷。
莲湖区总相关负责人说,“发挥律师的专业优势,让纠纷解决端口前移,通过协商、调解有效减少进入诉讼的劳动争议案件数量。”
今年7月,在莲湖区总与区法院联合召开2021年度劳动争议案件诉调对接工作联席会上,还专门举行了特邀调解员聘用仪式,为新聘任的2名律师调解员颁发了聘书,进一步充实了调解员队伍。
目前的6名调解员中,有律师、退休法官还有人民调解员。两名调解员还被市总工会评为劳动争议诉调对接试点工作先进个人。
源头化解劳动争议
一年多来,调解员成功调解了多起劳动争议典型案件,妥善化解了大量重大敏感纠纷。
2020年9月,西安莲湖某医院受疫情影响出现了大面积解聘事件,45名员工一夜之间失去了工作。员工拿不到工资,将企业诉至区劳动仲裁院,后又诉至法院。
案件调解过程中,调解员了解到双方都存在切实的困难,员工们拿不到工资,一时间找不到工作,焦虑、愤怒的情绪日益增长;公司没有业务,大量现金流丢失也是举步维艰,期盼政府的帮助。
调解员将员工按照实际情况进行分类,再按照类型分别研究、制定调解方案,分别站在双方的角度晓之以情,动之以理,合理、合法、合规进行调解。最终劳资双方达成调解协议,企业分批次支付员工的工资和补偿金;企业也及时享受到了疫情期间各项优惠政策的扶持。这场劳动争议纠纷得到了及时化解。
近年来,随着劳动力市场和劳动关系多元化以及劳动者维权意识的增强,劳动争议案件呈逐年上升趋势。为做好调解工作,调解员不断加强理论知识学习,强化调解技巧。在调解案件中,他们始终围绕争议焦点问题对案件背后的情况进行分析、研判,抓住主要矛盾,关注劳资双方心理变化,把握关键,及时化解。注重“抓早、抓小、抓源头”,对可能诱发群体性事件的苗头性问题,采取层级联动,及时化解,充分发挥了诉调工作室第一道防线的作用。
本报记者 申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