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交大二附院在紫杉类药物研究领域取得重要进展
本报讯 (霍强) 近日,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教授康华峰、副教授马小斌团队和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部研究员吴昊团队、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教授李源培团队联合开发了一种新型紫杉类药物纳米递送系统,在卵巢癌模型中显示了良好的治疗效果和较高的安全性。该发明在解决纳米级药物递送系统载体稳定性差等方面具有巨大临床潜力,未来有望用于多种实体肿瘤治疗。
“紫杉类药物是多种实体肿瘤治疗的基石药物,但由于药物副作用难以耐受、肿瘤部位药物浓度低、多疗程使用后患者对药物产生多药耐药性等原因限制其疗效发挥。因此,迫切需要开发创新性的紫杉类药物纳米递送系统,减少药物副作用及增强疗效。”马小斌说。
据介绍,联合团队研发的新型紫杉类药物纳米递送系统采用模块化设计,可以使两个树枝状聚合物以分步的方式组装,具有很高的灵活性,改善紫杉类药物的药代动力学特征和循环时间,使肿瘤渗透率提高。此外,在肿瘤微环境中,上述纳米递送系统的响应性结构被高浓度的谷胱甘肽和细胞内酯酶所裂解,使紫杉类药物和白桦脂酸在肿瘤原位释放,从而产生强烈的抗肿瘤效果。 该项研究成果具有开发新型药物纳米配方的巨大潜力,相关产品已申报国家发明专利。下一步,联合团队将继续深入合作,力争在医工结合方向形成更多具有创新性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