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模调解室 解了职工愁

——未央区总工会“小蜜蜂”劳模调解室小记

来源:苗莹 浏览: 86

    “我孩子马上中考了,这段时间对他来说很重要,咱也换位思考一下,我们就想要个安静的学习环境,过分吗”

    “孩子还小,我也已经很约束他了,不可能让孩子在家里不活动吧”

    ……

    近日,西安市未央区徐家湾街道西安印象社区“小蜜蜂”劳模调解室里,胡女士和黄女士针尖对麦芒,争得不可开交。

    今年4月,由未央区总工会主导,区“工会+法院+司法+人社”四部门劳动关系领域联动联调治理机制签约。同时,未央区总工会“小蜜蜂”劳模调解室成立,并向首批40名劳模调解员和律师调解员发放聘书。3个月来,“小蜜蜂”劳模调解室在诉前诉中调解发挥重要作用,受理劳动争议案件13起,成功调解7起,维护职工经济权益21.58万元,为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优化营商环境,服务西安市高质量发展作出了创新性的尝试。

居民的诉求有处说 有处办

    近日,未央区总工会将“劳模”调解室下移到社区,让群众少跑路,劳模和律师多跑路。

    “我可知道你们两家人之前相处得还不错,为这点事情伤了和气可不划算。来,你们都先坐下,喝点水,消消气,咱们好好聊聊,邻里之间大家互相理解,啥问题都能解决。”未央区劳模郝仰玲拉着胡女士和黄女士的手温和地说。

    随后,郝仰玲认真仔细地聆听了她们各方的“控诉”后,耐心地说:“孩子都有小的时候,也都会慢慢长大,只不过咱们的孩子处于不同的生长阶段,大孩子是闹着长大的,小孩子很快也要长大学习,咱们换位思考一下,这个事情就解决了……”

    “其实没多大点事儿,话说开了就好了。”不一会,原本“针尖对麦芒”的黄女士和胡女士和和气气地走出了“小蜜蜂”劳模调解室。黄女士拉着胡女士的手笑着说:“我买个隔音垫铺到地板上,尽可能带孩子进行户外运动。”胡女士也表示,孩子小打闹很正常,今后将加强与黄女士的沟通,共同规划好孩子们学习和玩的时间。

    “虽然是家长里短的小事,但在我们眼中,却是关系居民幸福生活的大事。”郝仰玲说。西安市未央区徐家湾街道西安印象社区“小蜜蜂”劳模调解室成立后,这里居民的诉求有处说,说了有处办,矛盾纠纷不出社区就化解了。

一个讲法 一个讲情 共促和谐

    每周三早上,未央区总工会的“小蜜蜂”劳模调解室里,区总工会组织的“劳模”调解员和专业的法律顾问就会来对群众求助的案件进行调解。

    记者发现,“小蜜蜂”劳模调解室所受理的案件中,劳动关系争议案件占多数,这就特别考验劳模的细心和耐心,西安市劳动模范、西航四校校长唐玫就有着丰富的调解经验。

    王小亮(化名)是陕西一家工程有限公司的临时雇用工,可就在仅仅工作的半小时内,在拆除钢梁中不慎被砸伤。事故发生后,公司垫付医疗费用约28万元,并与王小亮及家属就后续赔偿事宜进行了多次沟通、协商,但一直未能达成一致意见。

    随后,王小亮向未央区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该公司不服仲裁结果提起上诉。

    起初,王小亮意向赔偿金额为26万元,双方对立情绪严重,公司拒绝赔偿。为此,唐枚和搭档律师“背靠背”了解双方当事人真实意愿,为他们摆事实、讲道理,将诉讼风险和时间成本一一列出来,详细说明。但双方的意向此消彼长、反复拉锯。

    期间,王小亮和家属因伤情及后续生活问题情绪崩溃,双方当事人再度陷入僵局。

    这时,唐枚主动上前安抚王小亮及家属,用自己亲身经历设身处地开导他,并为他疏导情绪。最终,在唐枚和搭档律师的努力下,公司愿意为王小亮支付16万元赔偿,双方达成和解。至此,一起因工伤引起的劳动纠纷案件得到解决。 

    在一起起案件的调解中,劳模调解的作用特别凸显。

    “劳模和律师一同出面调解,一个讲法,一个讲情,深受职工和用人单位信任,调解的成功率也大大提高了。”律师庞卫兵说,劳模调解真是一个不错的模式。

    “劳模在调解工作中发挥的作用,超出了我们的期望值。”未央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区总工会主席周泽说,劳模们平时在各自领域都是行业的带头人,在社会层面也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他们以个人的魅力和社会影响力,也带动影响了律师调解的成功率。

    周泽表示,未央区总工会将在更多社区,延伸调解机制,让群众少跑路,劳模和律师多跑路,为基层治理社会稳定贡献工会力量。

                                 全媒体记者 苗莹



0
微博
微信公众号
今日头条
抖音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