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贵的军号谱

来源:张福寿 浏览: 125

    福建省宁化县革命纪念馆内珍藏着一本泛黄的小册子,封面、内页略有虫蛀痕迹,这是全国唯一保存完整的中国工农红军军用号谱,为国家一级文物。

    红军创建初期,部队沿用的是原国民革命军军队的号谱。由于号谱相同,敌我双方常常发生误会。1930年冬,第一次反“围剿”胜利后,根据部队在作战中反馈的意见建议,中国工农红军总部着手编写我军自己的号谱。

    这本红军自己编写的《军用号谱》,于1932年由中华苏维埃中央军事政治学校印制,为横式小32开本,用毛边纸、黑油墨印制而成。《军用号谱》内页曲谱均采用五线谱,记载了关于红军生活、训练、作战及部队番号、职务等340多首曲谱。这本《军用号谱》是由宁化籍老红军罗广茂同志使用、保管并捐献的。

    1930年,红四军从古田出发途经长汀,在红军的感召下,年仅15岁的罗广茂毅然告别父母,加入红军。罗广茂个头不高,说话却中气十足。部队根据他的特点,把他调到红四军第三纵队任司号员,之后又选派他到中央军事学校陆地作战司号大队学习。结业时,学校郑重地发给学员每人一本军号谱,要求他们认识到军号谱的机密性和重要性,要像保护自己的生命一样保护军号谱。罗广茂先后在红四军、红十二军、红五军团担任司号员,他始终把军号谱随身珍藏。

    1934年,罗广茂在福建连城作战中负伤,进入红军医院治疗。后来,医院被冲散,罗广茂与队伍失去了联系。为避免军号谱落入敌人手里,罗广茂回到老家,将军号谱交给母亲保存,自己则外出打工躲避敌人抓捕。

    新中国成立后,罗广茂想将军号谱拿出来交给国家,但母亲年事已高,怎么都想不起来军号谱藏在哪里。直到1974年拆建家中谷仓时,已是花甲之年的罗广茂才发现这本被油纸布包裹、牢牢钉在谷仓底板上的军号谱。

    “人在,号谱就在。”《军用号谱》背后是一位老红军几十年守护的信仰和诺言,它承载着将士们听党指挥、闻令而动的使命和纪律,彰显着他们对革命事业的绝对忠诚。



0
微博
微信公众号
今日头条
抖音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