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递+”为残疾人就业赋能

来源:唐玉洁 申美 浏览: 90

    从一个项目,探索一种就业模式。

    8月11日,本报刊登了《他们在这里找到人生价值》一文,回顾了圆通速递通过与残联合作,培育设置适合残疾人的用工岗位,为残疾人就业创业打通渠道。圆通“快递+”赋能残疾人就业创业的做法,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众所周知,快递员、网约车司机、送餐员等新业态群体具有流动性大、稳定性弱的特点。而企业要长足发展,队伍稳定是重要保障。圆通“快递+”模式的探索,既解决了企业自身的用工问题,也履行了企业社会责任,彰显民企担当。

    助力残疾人就业,企业要勇于承担社会责任。一家企业要想获得长远发展,就必须承担必要的社会责任,积累起企业长期健康发展的筹码。“如意”平台、“圆梦惠残”频道、“圆梦小店”……从最初为残疾人搭建起“圆梦家园”“云客服”两大平台,到圆通“快递+直播+商贸”助残就业新模式的开启,圆通在实现企业发展、稳定企业用工的同时,为残疾人点亮了心中的梦想。希望越来越多的企业能加入助力残疾人就业的队伍,让承担社会责任成为企业的自觉意识和普遍行动。

    助力残疾人就业,要建立健全促进平等就业的相关法律法规。当前,残疾人难以就业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在就业市场受到歧视,因此,建立健全促进平等就业的相关法律法规迫在眉睫。完善劳动立法,适当扩大相关法规中有关就业歧视的界定,也可吸纳国外反歧视经验,出台具有针对性的反就业歧视条款;提高行政处罚力度,加大用人单位违法成本,针对用人单位的歧视处罚,亟须作出明确的法律规定;设立专门的歧视维权机构,加大反歧视宣传教育,同时建设专业人才队伍,划拨专门经费,为遭受歧视的劳动者提供免费咨询、诉讼服务,并适当提供法律援助,减轻维权者的经济负担……

    助力残疾人就业,政府要高度重视教育培训。加大对残疾人教育培训的投入力度,通过线上线下等多种形式,提高他们的素质和技能;采取“订单式”培训,因材施教,让更多残疾人掌握一门谋生技能;增强培训“售后服务”,积极联系企业,打通培训和就业的桥梁,提供适合残疾人的就业岗位。

    总之,残疾人就业作为社会问题,需要各方持续发力,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为残疾就业赋能,为这一群体带去实实在在的帮助。


0
微博
微信公众号
今日头条
抖音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