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浪中的巡查员

来源:唐玉洁 骆红燕 浏览: 1911


    8月16日,刚过中午12点,张建国将一碗香喷喷的扯面端上了餐桌。这个暑期,一边工作,一边照顾儿子的起居成为他的常态。出门前,他又细细查看了一遍工作包里的东西,POS机、打印纸、充电宝,戴着遮阳帽、冰袖,提上灌好的大桶凉白开,下午两点半准时站在巡查点。

    38岁的张建国是碑林智慧停车的一名停车收费员。他和14名巡查员负责交通大学区域13个停车点位的496个车位。当天,他上下午班,轮值在交大街至咸宁路的点位。

    准备就绪的张建国快速投入到工作中,沿街巡查点位上的每一台车辆。只见他迅速走到刚停好的车辆前,拿起手中的POS机输入车牌号,拍照存证,打印小票,一气呵成。他轻轻地拿起雨刮器将缴费小票压至下方,这样的动作他每天要重复上百次。

    张建国手指敏捷,脚下生风,两个点位,49个停车位,两公里多的路程,不到半个小时就打了个来回。“我们是靠车位挣钱,只有勤转多跑才能多挣。脚底下一懒,短时停车的车辆有时就收不上费了。”说话间,他抹了一把额头上渗出的汗珠。

    张建国一个班要在户外待六个半小时,虽然交大路两侧都有树,但一直处在三十六七度的户外并不好受。基本上巡查一圈他背上衣服已经湿透,三伏天里,他身上的汗顺着直流脚跟,衣服湿了干,干了又湿,皮肤也被晒得黝黑发亮。

    但一想到暑期的游客多,能多停车多赚钱,张建国脚底下有使不完的劲。他说:“早上和中午是最忙的时段,人流量多车也多。”这种时候,他脚底下就会更快,每个点位来回走动,时刻关注着哪里有车主要停车,哪里的车主准备离开。早餐都是买包子豆浆,拿在手里走着吃。实在累了,就在树下站个三五分钟,喝口水,但眼睛紧盯路边的车况。

    一碗凉皮,一个肉夹馍,每天二十分钟的午饭时间,是张建国难得的休息时段。“现在的凉皮店里都有空调,吃着爽口,也容易下汗。”张建国说,出门前满满一碗绿豆汤,背包里随身携带的藿香正气水,午后用来解暑的一根冰棒,都是他的防暑妙招。

    下午三点半,耀眼的阳光穿过绿荫直射下来,将地面炙烤得更灼热,张建国开始了当天的第三圈巡查。巡查中,遇到不好停泊的车位或者技术不佳的车主时,他也会主动当起临时“指挥员”。在接到车主需要挪车的求助电话时,他也会第一时间跑过去变成路障“清理员”……

     下午四点,帮车主完成挪车的张建国,来到了电动车前,抄起车筐里的水瓶,喝了好几口。“干这个活说不辛苦那肯定是假话,但能有一份稳定的收入养家也挺知足的。”他说,进入夏季,公司不仅给他们提前准备了防暑降温的药品,还按月发放降温费和高温补贴,这让大家心里都没啥好抱怨的。树荫下,他稍作休息,就又急匆匆地向车位走去。

                       全媒体记者 唐玉洁 骆红燕



0
微博
微信公众号
今日头条
抖音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