务虚以求实 谋定而后动
这场会上“干货”“实招”频频爆出
务虚以求实,谋定而后动。9月7日上午,西安市总工会召开了务虚工作会议,通过务“虚”促“实”理清工作思路,群策共力做出新成绩。
会上,全市各区县、西咸新区、开发区工会分管领导及市总工会机关相关部门、各产业工会负责人齐聚一堂,围绕西安市工会十六大定下的“12345”目标任务,联系各自工作实际,建言献策,找准方向,谋划思路,制定计划,共同站在新起点上谋划新发展。
与会人员争先发言,就如何履行工会职能,发挥好工会组织作用,实现职工思想政治引领,打造高素质职工队伍,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服务职工群众,夯实基层基础等方面,谈思路、说举措、提建议。
加强职工思想政治引领,如何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宣教部部长王海提出,要开展党的创新理论"大学习""大宣传"行动。深化对象化、分众化、互动化群众宣讲,通过发挥党员劳模宣讲示范作用,培养"草根名嘴"和"职工宣讲员",推陈出新,不断探索互动式宣讲、云宣讲、直播宣讲等新方式。
立足区域实际,新城区总工会主席柳建民表示,以打造“工小红”党建品牌为统领,抓实主题教育,常态化组织职工开展案例式、体验式、沉浸式的宣传教育。
为西安市高质量发展培养高素质产业工人队伍,经济技术劳动保护部部长许丽提出,“要推动产改工作与大局发展同频共振,让产改效能在各行业、各领域遍地开花。”她建议,加强顶层设计和政策供给,推动职工技能提升与薪酬待遇、职业发展相衔接,计划与市人社局共同推进对参加市级高技能人才大赛人员,可同时获取技能等级证书和职称证书的“一赛双证”政策,为产业工人铺就职业发展的快速通道。建立“市总工会―县级工会―试点企业”三级联动培训机制,设立“西安市产业工人和劳模工匠实训基地”,构建“互联网+技能素质提升”模式,不断提高产业工人技能素质水平和奋斗热情。同时持续以劳动和技能竞赛为抓手,推进竞赛向专精特新企业、中小微企业、新就业形态等领域覆盖,引导全市广大职工积极参与各种形式的岗位练兵、技能比武,在推动创新驱动发展中提供人才保障。
“以建功十四五奋进新征程为主题,广泛社会组织开展劳模劳动和技能竞赛,着重选出在全区八个重点工作中贡献突出的先进典型。”莲湖区总工会主席张广宁,结合区域重点工作,设想在全区创新开展大培训、大练兵、大提升活动,计划2027年底全区实现示范性职工(劳模)创新工作室达到40家,通过名师带高徒等活动,培育创造更多工匠人才。
“拟以职工之家建设多样性和新业态聚能突破为重点发力,创新工作内容,形成'全域+'联动体制机制。”基层工作部部长白红生提出设想,他计划,以曲江兴庆公园开放式职工之家建设为模版,持续探索“全域+”职工共享资源创新模式。持续推进基层工会规范化建设,以碑林区长安路街道办、新城区西一路街道、灞桥区席王街道为示范,着力推动全市"小三级"工会建设。巩固提升新业态劳动者入会工作,深化推进“重点建、行业建、兜底建”模式,推动重点平台企业在陕公司建会全覆盖。
市建设交通工会主任胡玉震提出,要大力推进网上建会,积极支持扫码入会。他聚焦系统从业人员特征,针对平台企业的特点,计划重点开展新业态群体扫码入会工作,通过网上入会,破解平台企业与服务对象两张皮,结合不紧密的现象,实现西安新业态群体入会的大面积覆盖。
扎实做好农民工权益保障工作,农工委负责人冷巍提出,要加大工会法律援助力度,构建劳动法律监督和服务网。在建成快递行业、物流行业、巡游车网约车行业、传化丝路4家劳动者法律援助服务站的基础上,逐年增加法律援助服务站,在站点定期定时安排专业律师提供免费法律服务,把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延伸到基层第一线。
会场上,大家畅所欲言,各抒己见。一条条明晰的建议、举措被“碰”了出来,逐渐勾勒出西安工会创新发展的基本路径。
站在新起点,西安市总“娘家人”拿出了建功必定有我的决心,势必实现新担当,干出新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