鄠邑区总工会服务职工一帮到底、竭尽全力、贴心暖心

打造服务职工金字招牌

来源:李江波 浏览: 84

    国庆节刚过,西安市鄠邑区退休职工张女士来到区职工服务中心,她向工作人员吴倩说想找一份钟点工来补贴家用的诉求。吴倩耐心细致了解完张女士的情况,很快通过工会平台筛选后,帮助张女士在离家近的人人家超市找到一份理货员工作。“很高兴,很满意。感觉工会人就在我们职工身边,工会对我的帮扶更是一帮到底。”张女士感动地说。

帮扶:一帮到底

    作为直接服务全区职工群众的一个重要窗口,鄠邑区职工服务中心以生活救助、就业服务、法律援助为主,向全区职工群众提供面对面、一站式、全方位的服务。

    两年前退休有一双儿女的张女士是单亲家庭,仅靠她的退休金供养两个孩子上学着实有些吃力。“之前,职工服务中心在一次家访中,了解到张女士家中的实际情况,经研究我们决定想方设法对她进行‘跟进式’的帮扶。”鄠邑区总工会保障部部长郑靖辉说。

    2022年,张女士的儿子如愿考上了大学,区总工会伸出援手,给予5000元助学金。今年9月又给孩子发放了5000元的助学金。“如果张女士的女儿考上大学,我们将根据实际情况继续资助,帮其圆梦大学。”郑靖辉表示,近期,职工服务中心工作人员正在对全区的困难职工进行摸底核实,确保今冬的送温暖中一个都不能落下。

    据了解,今年,鄠邑区总工会为960名困难职工送去了工会组织的关怀,金秋助学15人,每人5000元。免费培训了50余名养老护理员及月嫂,并免费为他们找到了工作,用实打实的服务不断提升职工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维权:竭尽全力

    “感谢工会人不嫌麻烦,几经周折给我讨回了2.8万元的血汗钱。”去年,农民工敬先生将欠他工钱的包工头起诉到鄠邑区人民法院,而法院建议他寻求工会进行诉前调解,以减少维权成本。

    “我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到职工服务中心求助。”敬先生说,工作人员很热情,详细询问事情的来龙去脉。然后打电话不厌其烦地跟包工头讲法律讲道理。经过半个多月的耐心沟通,敬先生的工钱一分不少要了回来。“这是鄠邑区总工会创新‘工会+调解’模式,构建起多元化、多方位、多层次的特色劳动争议纠纷一站式服务的缩影。”鄠邑区总工会常务副主席刘周全说。

    刘周全介绍,2021年,鄠邑区总工会、区人社局共同组建鄠邑区劳动人事争议联合调解中心。印发《西安市鄠邑区打造劳动人事争议联合调解中心实施方案》,区人社局、区总工会选派8名业务骨干做调解员,将纠纷解决端口前移,让维权群众花更少的成本和时间“案结事了”。

    目前,联合调解中心受理劳动争议案件19件,涉案标的30余万元,调解成功19件,调解成功率达100%,调解时效内结案率100%。同时,联合调解中心开展法律法规宣传活动,接待咨询330余人次,发放劳动仲裁须知等宣传资料600余份,为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在社会治理的实践中进行了有益探索。被西安市人社局、市总工会、市工商联合会认定为“金牌劳动人事争议调解组织”。

服务:贴心暖心

    “下班后在这里打打乒乓球健健身,不仅免费还很方便。”职工张女士说的这个地方,就是位于鄠邑区繁华地带焕然一新的鄠邑区工人文化宫。鄠邑区工人文化宫位于东大街,属于城市核心区,是重要的职工文化活动阵地。“以前场地外借,没有很好利用。2021年收回了以后就投资100多万进行升级改造。改造后的工人文化宫,建成了150余平米的乒乓球活动室、100余平米的职工健身房及配套设施,吸引了不少职工来锻炼,成为职工群众文体活动主阵地。”鄠邑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区总工会主席温文强说,文化宫每年吸引2万余人次来健身娱乐。

    “这里有集教练员、安全员、服务员及管理员于一身的专职服务人员,还设有卫生间、淋浴间、更衣间,干净的环境和贴心暖心的服务让人心情舒畅,工会人想得太周全了。”经常来文化宫跳交谊舞的退休老师孙老师说,这里还经常免费提供给社会团体举办乒乓球比赛及联谊会,成为工会服务职工群众的一个品牌。

    “下一步,我们将深入学习贯彻中国工会十八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工人阶级的重要论述,以市工会‘12345’工作目标为奋斗方向,牢固树立‘全域+’工作理念,结合鄠邑实际,沉下身子,埋头苦干,不断丰富工作载体,创新开展紧跟时代、紧贴职工的服务活动,以品牌建设为着力点,升级优化传统服务职工的内容和形式,打造更多鄠邑工会服务职工群众的品牌项目,为‘诗画鄠邑  品质新区’贡献工会力量。”温文强说。

 (李江波)


0
微博
微信公众号
今日头条
抖音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