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年奔赴 年年热爱 年年团圆
西安市总工会2024年“致敬奋斗者·温暖回家路”平安返乡爱心专列活动综述
1月26日春运首日,西安市总工会2024年“致敬奋斗者·温暖回家路”——产业工人平安返乡爱心专列发车,首批免费送516名川、甘、豫籍优秀产业工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和困难农民工回家过年。
活动已圆满落幕一月有余,可那一条条大红的围巾、定制的礼包,专列上的福字窗花,“文艺轻骑兵”的精彩演出,市总领导的现场祝福,返乡人员急切的步伐和开心的笑脸,这些美好的瞬间,随着活动参与人员的讲述,仍历历在目。
这是温暖产业工人回家过年路的温馨场景,也是工会组织致敬奋斗者的生动实践。
从“回不去”到“回得好”
2024龙年春节假期号称“史上最长”春假,也是春运全国跨区域人员流动量“史上最高”,让返乡回家也变得“热辣滚烫”。
在节前的慰问和调研活动中,市总领导敏锐察觉到产业工人庞大的返乡需求和春运一票难求的现实矛盾,果断决策助力产业工人回家过年。把“回不去”变为“回得去”“回得好”,充分展现了党和政府、工会组织对产业工人的关心关爱关怀。
虽然已是第五次组织平安返乡活动,但市总领导依旧高度重视。今年初,西安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市总工会主席薛振虎先后4次听取汇报,分管主席魏大宝珠亲自指挥,副主席王向平配合,牵头协调西铁局、西安电视台、中国银行等单位,经济技术劳动保护部、宣传教育部、建设交通工会等多家部门联合行动,保障了活动的有序开展。
农民工工作委员会提早制定计划,部门同志分工合作,从12个方面分解任务,从去年12月开始,对各区县、各产业、各企业进行了摸底调研、并下发通知。围绕车次选择、服务内容设置等8个环节,细化活动方案,采取重点建设项目申报、区县摸排、网络报名等多种途径广泛征集返乡人员,保障了工作的有序展开。
针对今年返乡工友报名分散的特点,工会及时调整方案,将首日开通成都一个方向调整为成都、兰州、郑州三个方向,虽然增加了工作量和组织难度,但也获得了更多欢迎。对于无法赶上专列的工友,还人性化地进行返乡车票补贴300人次,真正做到以人为本,民呼我行。
同时,还在西安各大客运站设置了返乡服务岗,为返乡一线产业工人发放新年福字、对联、吉祥物、新春礼包等400余份物资。
今年,还创造性地将货车司机平安返乡作为试点,组织百名货车司机平安返乡发车仪式,整装齐发,宏大的场面和司机师傅们激动的心情感染了在场的所有人。
工会人的“硬作风”和“加速度”
越是考验如火,越能淬炼真金。此次爱心专列活动,市工会干部全员上阵。
办公室负责对接参会领导和各类保障;组织人事部做好工作人员的组建动员;经济部给50余家产改试点单位打电话,做好职工意愿征集、信息整理等工作;宣教部主动对接媒体,带领记者全程陪同报道;建交工会到50余家工地进行摸排动员;西安市工人文化宫和土门文化宫积极组织演艺人员献上精彩文艺演出;工会医院医务人员全程提供医疗服务……
在接到市总的工作“指令”后,西安市总工会建强实业责任有限公司立即选拔出20余名有责任、有担当的年轻同志参与到本次的服务保障工作之中。按照农工委交办的工作内容,他们对护送工作进行详细周密的安排,模拟演练护送工作流程。
为给返乡人员提供一个干净舒适的环境,全体工作人员在零下10度夜晚,对列车车厢外立面、窗外玻璃、行李架等进行清洁,虽然双手冻得通红,但每个人干得很是火热。他们亲手制作“福”字56套、贴画、彩带等手工品170件。同时,为营造一个欢庆的“回家过年”气氛,采买了大批装饰宣传画、春联、窗花、福袋、小挂件以及旅行所需物资,把车厢装扮一新,整个装饰工作持续了凌晨4点多。
面对如此重点任务,工会上下一盘棋,充分体现出工会人服务职工的“硬作风”和高效工作的“加速度”。
风雨无阻向前进
当天,为产业工人平安返乡提供保障的工作人员返回西安时,已是深夜快11点。而此时,宣教部的工作还在继续着。
当晚,宣教部的同志开着私家车,送完最后一位记者回家,已是凌晨12点半,次日周末,大家又放弃休息,一条一条地整理媒体发稿情况。
跟车保障、采访对象对接、视频拍摄、文艺演出……除了宣教部,市工人文化宫、土门工人文化宫、小寨工人文化宫、纺织城工人文化宫、劳动者报社等多家单位的同志们在本次活动中忙碌的身影,感动着每一个人,大家为了同一个目标埋头苦干,奋勇向前。
据统计,此次活动得到了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央视网等中省市主流媒体的广泛报道,全网点击率超过千万次。
年年奔赴,是工会组织的主动作为;年年热爱,是“娘家人”的雪中送炭;年年团圆,是“娘家人”服务职工的意义所在。熙熙攘攘的客流,是天南地北的归心,是游子心中的归途,将一线产业工人纳入返乡帮扶群体,以“小切口”服务“大民生”,维护了重点薄弱职工群体权益,展现了工会品牌工作新活力,彰显了工会新作为。 全媒体记者 臧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