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建西部建设北方公司设身处地解决职工急难愁盼
公司成为职工的温馨“港湾”
2011年,段利娟等10余名大学毕业生一起入职中建西部建设北方公司(以下简称“北方公司”)。如今,13个年头一转眼过去,进公司时原本打算走一步看一步的他们,现今一个不少地在公司“扎下根”。用段利娟的话来说:“公司就像一个大家庭,很有安全感归属感。”
作为西北地区规模最大混凝土产量第一的央企,北方公司工会在公司党委的引领和支持下,织密联系职工服务职工的工会工作体系网,让企业成为职工依靠的温馨“港湾”。
职工在哪里 工会就建到哪里
4月30日午饭后,北方公司三原厂的职工之家十分热闹:职工书屋里座无虚席,“匠心学堂”里职工在静心“充电”,健身房里“好样的”“加油”的喝彩声此起彼伏……
“职工从原先的靠玩手机打发业余时间,到现在积极参与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这种今非昔比的可喜变化还得从两年前说起。”公司工会主席惠志奎直言道。
2022年,因生产需要,北方公司决定在陕西三原县租赁厂房,组建三原预拌厂。厂站在偏远农村,职工调侃三原厂是“三远厂”,离城远、回家远、工地远,工作生活很不方便。
“当务之急先成立工会组织,把职工的心安稳下来,公司决定拿出30万元专项资金,把三原厂的职工之家建起来。”北方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方介生说。
建食堂、宿舍,买净水器,添置床和被褥……在三原厂第一届工会主席丁展祥看来,当年建厂当年成立工会组织,一下子让30余名职工感到有了“家”,有了依靠,公司真正把“职工在哪里工会建到哪里”落到实处。
现今,拥有12厂站的北方公司成立了13个基层工会,基层工会职工之家达到了全覆盖。沣京厂职工之家获批全国总工会“职工书屋”示范点,汉城厂职工之家获评“陕西省职工书屋”“先进职工之家”。
职工有啥需求都愿意说
2021年,在临潼厂和航天厂的工会主席接待日上,两个厂站的劳务派遣职工代表提出了“大家要在西安买房,希望公司能给缴纳住房公积金”的诉求。
按理说,劳务派遣职工的诉求应该由劳务派遣方解决,但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北方公司党委非常重视职工关切的问题,于2022年起给100余名劳务派遣职工缴纳了住房公积金。
“除了要求各级工会每周开展工会主席接待日、每月接待职工代表不少于4次以外,公司7名班子成员轮流下基层值班巡视,倾听职工诉求,记录职工的建议及意见,确保职工诉求得到及时反馈、有效处理。”方介生说。
“公司领导没有架子,让职工有啥需求有处讲、愿意说。”由劳务派遣职工转为公司正式职工的秦瑞宁说到。
与此同时,公司工会每年开展2次职工代表巡视座谈,定期开展工会主席信箱、邮箱开箱工作,每季度召开职工座谈会,近3年共收集职工意见建议237条,形成清单后及时督促落实,每半年在公司内网进行公示。“切实解决职工关心关注的薪酬、福利、休假等焦点难点问题,提案办结率95%以上,保证事事有答复,件件有着落。”惠志奎说。
职工幸福指数节节攀升
“刚刚在这里打了一阵子沙袋,让我压抑的情绪找到一个释放口。感谢公司工会对我们的关心关爱。”职工小张口中的“这里”是北方公司沣京厂的“职工心灵驿站”。
公司工会在12个厂站都设立了“职工心灵驿站”。站内有情绪宣泄室、心理辅导区、放松训练区,公司3名有资质的心理咨询导师和聘请的专家轮流值班,点对点为职工开展家庭教育、女性健康、心理减压的咨询服务,让职工健康工作快乐生活。
“公司工会特别关照女职工的需求。”段利娟说,比如,在逐年提高职工健康体检标准的基础上,再给女职工增加一些特殊项目,互助保险给男职工办一份,给女职工办3份,各厂站的母婴室让孕期哺乳期女职工感到关怀备至。
惠志奎表示,这几年,职工全年节日慰问标准由800元提升至2200元。送温暖标准由每人100元提升到每人300元。每年发放的慰问品、慰问金、帮扶金累计150余万元,慰问职工700余人次,职工感觉到幸福指数在不断攀升。
(李江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