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心聚力 发展“工”力量
——西安中车永电电气工会助力企业健康发展
6月12日,西安中车永电电气有限公司城市交通事业部的牵引变流器总装产线上, 5个工位上的技术工人在紧张有序作业。“通过公司工会组织全员开展的精益改善活动,使得产线作业步骤细化,工艺布局优化,产量由原来1个月的五六列提升到现在的十二三列。”作为精益改善的参与者和见证者,总装产线班组长王晓鹏高兴地说。
西安中车永电电气有限公司隶属于中国中车集团,是专业研制绿色和智能化电气系统产品的国家级创新型企业。近年来,公司工会围绕企业中心,服务企业发展大局,引领职工提素质强本领,凝心聚力为公司新质生产力发展贡献“工”力量。
中高级以上技工占比80%
在西安中车永电公司工会副主席何君看来,“产业工人要想在发展新质生产力上有所作为大有作为,必须要有过硬的技能和本领, 因此,培养造就一支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的产业工人队伍十分重要。”
张永超18岁中专毕业入职,作为牵引变流器总装线上的一名初级工,除了拜师学艺,他还通过公司工会组织的技能比武和劳动竞赛来不断磨练捶打自己。现在,已是技师的他加入了“传帮带”行列,他的徒弟“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有的也晋升为技师。而张永超的成长之路是公司工会打通产业工人职业晋升通道的一个缩影。
这几年,公司工会通过职业技能大赛,建立两级竞赛管理机制,开展技能比武、班组对抗、团队竞赛、绝活展示等平台。再加上工程师、技师及讲师组成的“三师”团队,工程师下车间和技术工人一道工作,技师身体力行带徒弟,讲师定期开展知识“大讲堂”,这些都为产业工人铺就起成长成才的“高速路”。
到今年5月底,永电电气有技能操作工517人,其中高级工287人,技师118人,高级技师2人,中高级以上技工占比80%。15名职工在省级及中车职工职业技能大赛中获得前三名的好成绩。技能人才的聚集为公司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荣誉给能干事有贡献的人
西安中车永电电气风电产品开发部高级工程师池佃旭,在双馈风力发电机的设计开发中勇于创新,接连为公司开发出了数个拳头产品。由于他为公司的风电产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大,被评为公司劳动模范。“荣誉极大地激发了我的干事热情。”池佃旭说。
让有贡献者更荣光,营造学先进比先进赶先进的奋发向上氛围。公司工会建立从“优秀员工”到“岗位标兵”再到“劳动模范”的荣誉体系。3年来,评选公司级劳动模范17名,岗位标兵59名,优秀员工258名。评选首届“永电工匠”, 17个集体先后被陕西省总工会授予“梦桃式班组”、西安市工人先锋号。2024年,3名技术工人先后荣获陕西省五一劳动奖章、西安市五一劳动奖章、西安市三八红旗手等荣誉称号。助推公司建立一支适应未来发展新要求的产业工人技术梯队。
与此同时,公司工会构建“1+3+6”职工关怀模式。紧紧围绕公司“我为群众办实事”这一中心要求,践行“倾心、暖心、贴心”的“三心”理念,着力开展节送慰问、难送帮扶、病送关怀、夏送清凉、秋送助学、冬送温暖等“六送”实事行动。去年,“六送三关注”投入资金132.7万元,惠及职工1235人,不断增强职工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职工创新创造成果累累
荣誉和关爱燃起了职工想干事干实事的热情,在此基础上,公司工会再加“一把油”,想方设法为职工立足岗位创造价值赋能。
就拿“王晓鹏创新工作室”来说,公司工会拿出资金,派工作室骨干到中车国家级金蓝领劳模工作室学习,取长补短。投入资金激励工作室15名成员放开手脚大胆地干,钻研技术,优化工艺。去年,工作室创新出的90项精益改善项目获公司优秀改善提案奖,其中两项获得西安市总工会职工优秀创新成果展示奖。
持续开展的创新创效活动成果累累。公司工会多次荣获西安市职工优秀创新成果展优秀组织单位。张小芳等人的《铝线圈制造工艺研究及优化》等16个项目,先后荣获西安市职工经济技术创新优秀成果、职工“五小”创新大赛奖,总装班等6个班组先后荣获西安市立功竞赛先进集体、西安市劳动竞赛优胜班组。
“接下来,公司工会即将成立的‘巾帼科创工作室’,将发挥公司里‘半边天’的智慧和才能,为公司发展贡献巾帼力量。”何君说。
(李江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