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能力评估师:既是健康面试官也是守护者
“奶奶,最近有没有外出活动?怎么出去的呢?有没有乘坐交通工具?”西安工会医院老年护理院的老年人能力评估师于长鑫正和同事一起,在给80岁的李奶奶做能力评估,她一边与老人聊天,一边耐心聆听,捕捉老人话语中的关键信息。温声细语的她,让老人如沐春风,一个小时后,李奶奶的评估结果出来了。
这些对话看似家常,却能反映出老人腿脚是否灵活,记忆是否准确,还能判断出她的听力,如果老人出现答非所问的情况,则说明老人出现了认知障碍。“我们的问答看起来简单,其实也有小技巧,如果真按表格里的一条一条去问老人,给他们打分,老人多少会有些反感,但放在轻松愉快的对话场景里,不知不觉就能完成评估。”于长鑫说。
作为养老服务行业的新职业,老年人能力评估师主要是对有照护需求的老年人,从他的自理能力、基础运动能力、精神状态、感知觉与社会参与等4个一级指标及22个二级指标进行全面评价和打分,根据完全失能、重度失能、中度失能、轻度失能、能力完好的不同能力等级,对老人进行分级护理。
评估过程中,除了问老人一些相关问题,评估师也会提前与家属沟通,“最近老人有没有摔倒过?吃饭有没有呛到或者噎过?……”从吃穿用度到衣食住行,一个个问题细致入微,涵盖老人的生活的方方面面。
对于评估师而言,观察能力、沟通能力和信息甄别能力也是非常重要的。“老年人能力评估师不仅是老年人的‘健康面试官’,也是老年人守护者,一切评估要以老人的安全为前提,不能勉强。有些老人和家属在评估时会对情况有所隐瞒,我们要通过观察和沟通,给出较为客观的判断。比如让老人做膝盖弯曲的动作,判断他是否具有上下楼梯的能力。”为老人做了多年评估工作的杨爱莉医生向其他评估师分享着自己的经验。
养老照护的每一项工作都是从评估开始的,评估师要根据从各方面获取的信息综合分析研判,及时捕捉老人的各种变化。
“对入院的老人,当天就会进行评估,根据不同等级评估结果为老人制定精细化、个性化康复照护方案,15天后还会对老人进行复评,之后是每半年评估一次,根据每次的评估结果及时调解照护方案,当老人出现突发状况时则需要立即评估。”老年护理院护理部主任宁朝华说。
在今年举办的西安市首届康养行业职业技能竞赛决赛上,老年护理院的护理员李萌作为老年人评估师赛区的一员走进了赛场,她回忆着日常培训中的每一个步骤,在赛场上沉着冷静应对。她说:“参赛的过程也是学习的过程,可以及时看到自己的不足,更快提升自己的能力,为老年人提供更加优质专业的服务,守护老年人的晚年幸福。”
“随着老龄化的社会服务不断加强,老年人的能力评估也越来越重要,催生出的新职业也为年轻人提供了更多的就业岗位。目前,全省老年人能力评估师的年龄大多分布在三四十岁,行业整体都偏向了年轻化,让老人享受高质量服务的同时,也让养老服务向标准化、专业化方向发展。对于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优化养老服务供给、促进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有重要推动作用。”陕西省家庭服务业协会秘书长康沙萍说。 (骆红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