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聊陕北“和菜饭”
中国烹饪的一大优势,就是和谐地融汇或融汇得和谐,许多寻常之物,施以妙手,成就的是升华般的经典美味。
看到陕北的“和菜饭”,第一反应是如此简单甚或简陋,一定是清苦岁月里“凑合”的饭食。碗里的食材限于小米、土豆、小白菜,另有油盐佐料简单调味。但在已然较富裕的陕北,人们依然钟情于它,并且在情怀之外,还有着饕餮的津津有味,这就有的说了。
和菜饭,顾名思义,菜和饭“和”在一起的饭,其实就是熬小米粥、煮土豆、炒小白菜等几样的融合。在熬煮小米粥时,同时下入切成大块的土豆,待两者熬煮得差不多了,再将小白菜热水焯过、凉水冰过,之后切碎油炒。之后将炒好的小白菜下入粥锅中混合熬煮片刻,再佐以姜粉、花椒粉和盐,美味的“和菜饭”基本告成。但还有一个重要的程序,那就是将锅中的“和菜饭”舀入盆中后,再烧热清油,加入“泽蒙花”炝熟,然后倒入,此时完整的“和菜饭”方成。
和菜饭的滋味好极了!原本油润的小米粥,依然那么熨帖。其中的土豆已然熬煮得软糯,入口即化。后加入的清炒小白菜,有一丝筋韧,更多的是天赐的青嫩。至于最后那一勺融汇了当地产的“泽蒙花”的热油,更是把一种食材的焦香充分激发。有了以上的这些食材,加之水煮、热炒、油泼等几种烹饪手段的融合,更是把一碗原本的“粥”,丰美得五滋六味、爨香异常。
不独滋味好极了,这一碗看似简单的饭食,其实还蕴含着大道至简的养生智慧。小米粥不必说了,“沃壤宜粟,米汁淅之如脂”的陕北小米,质量是顶级的。至于土豆,也是陕北优质高产的好物,这里的土地适宜种植,陕北人祖祖辈辈也把“洋芋”吃出了万千花样。还有小白菜,虽然质地松软,但清淡纯粹,自身洁净淳朴,且不会洇染,它与其他食材可谓“和而不同”,默默地承担起贡献粗纤维与青草香的使命。看这几样食材的组合,有谷物有薯类有蔬菜,有碳水有蛋白有维生素,真真全乎。
必须要说说陕北一带产的“泽蒙花”。泽蒙花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属于葱属百合科,它还有很多别名,比如细叶韭、麻麻花、野山葱花、野葱花、野韭花……它不仅是中草药,也是一种草本调味植物,幼苗和嫩茎叶可食用,具有奇香。泽蒙花晾干后可长期保存,经过炝油后会有一股胜于葱花而飘香一切之外的奇妙味感。在陕北以及内蒙古西部、山西北部一带,人民喜食的疙瘩汤、汤面条中,常靠泽蒙花油提味。常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其实一方水土也生长一方好物,就如这“泽蒙花”,就是陕北人梦里香醒的独有调味品,具有画龙点睛的妙用。
就地取材,因时而食。陕北人在过去的清苦岁月里,用简单的食材和佐料,成就了赖以果腹的食物,也以对生活的顽强热爱,想方设法让食物更美味,相信这“和菜饭”就是其一。再后来,陕北走上了富裕之路,人们的生活天翻地覆般变化,但久久形成的饮食习惯和生就的“肠道菌群”,让他们依然钟情于陕北的特有食物,“和菜饭”就是当地人非常喜爱、陕北游子魂牵梦绕的一款美味。当然,日子过好了之后,原本的饭食制作,在食材上会更加丰盛,也随时可为;说得流行些,就是实现了传统美食的享用自由。
就如这“和菜饭”,早先可能是“凑合”的,如今却是丰盛的;早先可能是缺料少油的,如今却是丰盛饱满的;早先可能是一顿“牙祭”,如今早已是生活的调剂。当然,过去这样的饭食被认为是简陋的,如今却是待客的好饭,让外地客人尝一尝传统的滋味,那饭桌上的信天游味道会更加浓郁。
一碗简简单单的“和菜饭”,承载了历史,更见证了变迁。不管时光如何流淌,好吃又健康的美食总会占据一方人的内心。如今的“和菜饭”,仍然是一种美味,更是一款纯粹天然、养生保健的绿色饭食。如果有机会去陕北,不妨去尝一下这碗特别的当地美味,相信这一碗“和菜饭”,一定会让你肠胃舒适、味蕾飞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