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智造” 助推开放型经济提质增效

来源:李江波 浏览: 19

    在人们的印象中,西安是座闻名全球的文化古都。但随着招商引资力度的不断加大,伴随着本土企业的奋起直追,如今的西安制造业发展日新月异。在欧美等发达国家,每5辆列车的牵引系统中的电机就有一台出自“西安智造”,印有“西安标签”的航空发动机盘类零件漂洋过海,成为全球著名商用飞机制造企业眼中的“抢手货”,“西安智造”的轨道交通和航空产品以过硬的质量和良好的信誉享誉海内外,助推着西安先进制造业和开放型经济提质增效。

为“地上跑的”打造“动力心脏”

    今年3月26日,在中法建交60周年之际,西安阿尔斯通永济电气设备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西安阿尔斯通”)第30000台牵引电机成功下线,标志着阿尔斯通在中国轨道交通装备制造领域发展迈出了坚实的一步,更成为中法合作的典范。

    西安阿尔斯通由法国阿尔斯通集团和中车永济电机有限公司于2006年共同出资建立,西安成为阿尔斯通全球产量最大的列车牵引电机生产地。

    金秋时节,走进西安阿尔斯通,车间地面光可鉴人。只见线圈车间的工人一丝不苟地给线圈包扎绝缘材料,总装车间的技工将绝缘线圈小心翼翼放入定子铁芯……

    “公司积极参与西安轨道交通网络建设,西安地铁三号线和五号线牵引系统均是我们量身定做的。至今,已经为西安地铁机车牵引系统供应超过600套‘动力心脏’,成为西安地铁牵引市场的主要供应商之一。西安成为阿尔斯通在中国最具战略意义的市场之一。”西安阿尔斯通总经理曲国荣说。

    为进一步增强供应链管理能力,西安阿尔斯通选择了智领物流数字化变革的唯智信息,打造涵盖出入库、库存管理、作业优化、智能报表、智能预警、库存可视化的全新智能化仓储管理体系,从而增强核心竞争力。

    除了提升公共交通服务质量,西安阿尔斯通也在推动绿色出行。从设计理念到电机本身都向“绿色”靠拢。阿尔斯通大都市电机系列都符合最高的环境标准,由于重量轻,牵引性能优化,能量回收率高,电机保持低能耗,切合当下的环保理念。

    拥有每月600台电机生产能力的西安阿尔斯通创下了年均营业额达2.5亿元的业绩。作为专业的轨道交通电机制造企业,西安阿尔斯通生产的产品遍及19个国家及地区,为33座城市的60余条轨道机车提供强大“动力心脏”,多次获得“外商投资优秀企业”荣誉称号。

给“天上飞的”铸造精密零部件

    一架大型商用飞机由几百万个零部件组成,零件的精密程度关乎飞机的安全飞行。位于西安出口加工区的西安西航集团莱特航空制造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莱特公司”),凭借着过硬的产品和技术成为全球大部分商用飞机制造“巨头”的零部件供应商。

    成立于2007年的莱特公司是中国航发西安航空发动机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车间里,上百台精密加工设备在高速运转,工程师和技术工人钉钉子般守在设备前,不放过每个加工细节。

    “零部件虽小,但作用却大。盘类零件属于航空发动机的关键部件,精度高,工艺复杂,加工难度大。为了达到零差错批量生产的要求,工程师和技术工人必须对产品的每道工序精益求精。”莱特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正是因为有了高标准严要求,从这里生产出来的航空零部件,具有强度高、耐受力好、稳定性强等优秀品质,从设计制造到测试,都有相应的高精尖技术作支撑,已应用于全球绝大部分商用飞机上。

    莱特公司主营业务的航空产品多属于发动机的关键零部件,工艺复杂,技术条件苛刻,质量要求极高。莱特公司依托西航公司的雄厚实力,规划建设起了满足国际一流航空发动机零部件工艺要求的生产线,拥有加工、计量、检测等方面的各类先进设备和齐全的配套设施,制造技术与产品质量均在国内同行业中处于领先地位。

    依托核心技术优势,莱特公司已成为全球重要的航空发动机盘类件的生产基地,其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交付额更是在同行业位居前列,年出口交付额2亿多美元。

    莱特公司聚焦先进制造与航空航天战略性新兴产业,掌握民用航空发动机核心技术,致力于实现民用航空发动机国产化,成为国内极少数能批量生产民用航空发动机核心零部件的企业。一方面为区域经济发展持续注入动能,另一方面推动了国产大飞机动力不断取得新的突破。

                               (李江波)



0
微博
微信公众号
今日头条
抖音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