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市总工会工人文化宫在深耕主责主业中标“新”立“异”

“一宫一品”“工”字服务品牌叫得响传得开

来源:李江波 浏览: 42

    二胡独奏《赛马》,双人舞《一杯美酒》,歌曲《在希望的田野上》……9月20日,在西安爱菊粮油工业集团,由西安工人文化宫“文艺轻骑兵”倾情演绎的文艺节目,给300多名农民工带来了一场文化视听盛宴,这是西安市总工会工人文化宫服务职工群众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西安市总工会将文化宫作为工会服务职工群众的重要阵地,跳出传统工人文化宫思维模式,解放思想,锐意创新,在公益活动内容和方式上大胆尝试,按照“因宫施策、一宫一品”思路,集中各自优势资源,量身打造“工”字服务品牌,在满足职工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的同时,让优势更优,品牌更亮,走出了一条文化宫里有文化、文化宫里有工人的职工文化振兴之路。

打造叫得响的职工文艺品牌

21.jpg

    把文艺视听盛宴送到一线去。西安“工会文艺轻骑兵”活动(升级版)今年6月正式启动以来,先后走进陕西西安出口加工区、高铁西安东站项目部、新城区幸福剧场及空军工程大学等地,已开展文艺演出13场,受到一线职工群众的欢迎。

    “在市总工会党组领导和支持下,本着来自于职工服务于职工的理念,我们在‘演’上做文章,把‘工会文艺轻骑兵’作为普惠性、基础性文化活动长期坚持,真正实现文艺直达基层。”西安市工人文化宫负责人崔勇说。

    为打造职工文艺惠民演出品牌,西安市工人文化宫一方面从市总工会各项职工文化活动中、各文化宫以及全市范围内选拔了一批具有文艺特长和丰富演出经验的职工文艺工作者,组建起市级“工会文艺轻骑兵”演出团队,打造了一支素质高、专业强、服务优、受欢迎的职工文艺轻骑兵队伍。目前,通过对现有节目梳理优化,与有关方面对接,甄选出优质节目132个,初步建成了节目库、人才库,市级轻骑兵主队已基本建成。同时,区县、开发区文化宫队伍正在建设中。

    另一方面,西安市工人文化宫在演出质量上下功夫,与西安铁路局文工团、西安市群众艺术馆等文化单位合作,补齐语言类节目的短板,充实轻骑兵节目库。创新节目编排,注重将工会当前重点工作融入节目中,以文化艺术的形式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当下工会重点工作,弘扬劳模精神,展现职工风貌。与此同时,演出现场增加了与职工互动交流参与环节,提高了职工群众的参与度和满意度。

    除了向基层一线送节目送文艺演出外,“工会文艺轻骑兵”创新性拓展服务内容。譬如,结合送健康、送清凉等主题活动,探索实践送文艺演出、送医疗问诊、送志愿服务等多种慰问形式。在国家重点项目高铁西安东站项目部,在送文艺到工地同时,邀请西安工会医院医务工作者,现场为建筑工人进行健康体检;邀请劳模为工友们开展公益理发服务,为建设工地职工提供更多的文化志愿服务。“工会文艺轻骑兵”渐渐成为接地气受欢迎叫得响的西安职工文艺品牌。

搭建职工群众学习交流平台

221.jpg

    9月21、22日,西安市职工文化艺术展示交流中心书画教室座无虚席。西安市边家村工人文化宫2024年职工书画公益培训(花鸟画、书法、山水画)秋季班开课了。讲课老师都是由陕西省职工书法家协会、陕西省花鸟画协会及西安市职工书画协会的名家担纲。课堂上,老师认认真真地讲,近百名学员聚精会神地听。从小楷书法的笔法、结构书写工具材料到基本要求及临摹学习方法;从“写意花鸟画”的特点、如何欣赏绘画作品,到花鸟画的用笔、构图、墨色特点方法,老师深入浅出旁征博引耐心地给学员们一一讲解。“有时候,老师还手把手教我们,让我们很快掌握了书写绘画的技巧和方法。”学员张磊说。

    “书画公益培训是边家村工人文化宫的一块‘金字’招牌,活动持之以恒开展,旨在充分体现文化宫的公益性和群众性,丰富广大职工的精神文化生活,搭建一个职工群众学习交流平台,提升职工群众文化艺术修养。”边家村工人文化宫主任花爱武说。

    近几年来,边家村工人文化宫努力为职工群众多种需求着想,不断扩大 “学”的内涵,积极拓展服务内容,开展心理健康、全健排舞、摄影、声乐、书画、防灾减灾、消防安全等实用公益培训;围绕法律、财税、国学等开展“工益惠学大讲堂”等系列活动,使文化宫成为职工群众的教学培训基地。职工书画公益培训班从2020年至今已开展8期,每年至少开设120节线下公益课,成为全市职工群众书画爱好者“学艺”的大课堂,受到职工群众的交口称赞。

    一块银幕、一台放映机、一对音箱,大家在纳凉同时,可以欣赏到国内外经典影片。从2010年开始,边家村工人文化宫流动电影放映队坚持开展送电影进广场、进社区、进学校活动,每年坚持公益放映40多场,15年公益放映600余场,让市民在家门口欣赏到优秀影片的同时,接受爱国主义教育,已成为城市文化中的一张“流动名片”。

擎起全国职工微影视的旗帜

222.jpg

    用镜头记录美好,用影像传递力量。小寨工人文化宫是全国工人文化宫系统中最早开辟专业影视制作的单位,取得了不俗的成绩。

    “拍摄制作的第一部宣传片是2008年西安电视台热播的20集劳模专题片《见证力量》,第一部微电影故事片是《弦板悠悠》,第一部荣获国际奖项的作品是《真假老总》,第一部音乐MV是《文化宫礼赞》,第一部纪录片是《工会信访人》……”提起影视制作,小寨工人文化宫主任杨芃如数家珍。

    杨芃说,16年来,在市总工会的关心和支持下,小寨工人文化宫职工影视制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这些成绩的取得得益于始终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得益于一线职工、劳模、大国工匠、普通劳动者为主人公,得益于以体现和展示工会服务职工群众以及大力宣传主旋律与正能量为宗旨。由此,知名度不断提升的小寨工人文化宫,凭着雄厚实力相继12次承办全国、省级、市级及行业性职工微影视大赛、短视频大赛以及展映、评审活动等,擎起全国职工微影视的旗帜。

    迄今为止,小寨工人文化宫职工影视制作中心创作、拍摄制作职工微影视作品近200部,获得国际国内各类微影视大赛金奖38次。其中不乏《小站》《大山深处》《奔跑的勺子》等优秀微影视作品。先后被中华全国总工会、陕西省总工会授予“全国职工微电影创作基地”“陕西省职工影视创作基地”“陕西省职工文化艺术创研基地”,在全国工会、文化宫系统中享有盛誉。

    小寨工人文化宫职工影视制作中心总导演谢斐介绍,影视制作中心在创作和拍摄过程中,特别重视挖掘一线职工素材,紧扣时代脉搏,注重“小切口”“大情怀”。创意构思上求新颖,表现形式上求鲜活,人物故事上接地气,聚焦草根人物、劳模工匠,大力宣传主旋律与正能量。在这样的创作宗旨下,制作出了一部部深受职工喜爱的高水准微影视作品,并不断在全国职工微影视大赛、丝路电影节、上海国际电影节、金鸡百花电影节、亚微电影节上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近年来,小寨工人文化宫影视编导团队不仅深入企事业单位进行职工微影视创作辅导、培训30多次,还为央企辅导摄制了反映“一带一路”建设的微电影《情牵雅万》、音乐MV《雅万律动》等作品,热映东南亚。

    另外,小寨工人文化宫职工影视制作中心刚刚在内蒙古拍摄完成了由西安市总工会主办的“2024首届丝路沿线城市职工微影视大赛”参赛作品《一路芬芳》,影片以新就业形态“快递老哥”的温情故事,展示了平凡劳动者的责任与担当。

在“展”中加强职工思想政治引领

223.jpg

    “欢迎各位来宾莅临西安市劳模精神展示馆,我是今天的讲解员,接下来的时间里,我将与大家一起探寻劳模的足迹,感受他们的精神力量。”参观者跟随讲解员刘一廷一起走进劳模的精神世界。

    土门工人文化宫负责西安市劳模精神展示馆的运营和维护。“讲解员素质和讲解水平,直接关系到劳模馆的声誉和劳模精神传播的成效,所以,在日常我们狠抓讲解员业务水平提升,树立‘用劳模心、做劳模事、当劳模人’的思想观念,在‘展’中加强职工思想政治引领。”土门工人文化宫主任侯朋辉说。

    劳模精神展示馆工作人员刘婷表示,为了讲好劳模故事,土门工人文化宫邀请原广播电视台节目主持人,现场指导讲解员的发音方法及感情调动技巧。另一方面,讲解员通过多种渠道查找劳模相关报道,挖掘劳模故事,充实讲解内容,力争将一个更加生动、丰满的劳模形象呈现给观众;通过走访劳模的工作环境和工作状态,感受到他们精益求精、争创一流的干事热情,感受他们的坚守与执着,我们工作人员内心十分感动,很受鼓舞,因此更想要通过生动的讲解和优质的服务将这份能量传递给观众。

    劳模精神展示馆自2021年7月开馆至今,共接待单位892家、参观场次957场、职工群众35000余人次。被中华全国总工会授予“全国职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陕西省委宣传部授予“陕西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陕西省总工会授予“陕西省职工思想政治教育基地”、西安市委宣传部授予“西安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作为工会服务职工群众的一个窗口,土门工人文化宫负责运营的西安市总工会示范职工书屋,致力于为广大职工群众提供有温度的服务。职工书屋开办以来一直坚持公益阅读,免费向全市职工群众开放。书屋坚持工会特色服务,爱心驿站、母婴室、绘本阅读区、家庭阅读区、电子阅览区等几个特色区域关照到各方面人群的需求。书屋先后获评“全国工会品牌职工书屋示范点” “三秦最美公共阅读空间” “陕西省职工家庭读书会活动‘优秀组织单位’”, 2024年被“学习强国”陕西学习平台授予“‘学习强国’学习小站”。

创建职工体育赛事阵地

    走进纺织城工人文化宫,一股运动向上的气息扑面而来。院内广场上太极拳爱好者迎着朝阳舒展着身体;乒乓球场地上,击球声喝彩声此起彼伏;篮球场上,运球,投篮,防守,球员们很是投入;毽球区域,大家围在一起,盘踢、磕踢、拐踢……眼前的场景与墙上“文化宫是职工的学校和乐园”的标语十分契合。

    “在这里,文化宫没有只停留在职工群众的记忆里,它依旧是职工群众业余生活不可或缺的‘家园’。” 纺织城工人文化宫主任秦梁淇说,作为地区重要的文化体育活动阵地,纺织城工人文化宫借势借力,整合有效资源,积极与本地区的有关部门联合,大力发展体育赛事品牌。

    近年来,纺织城工人文化宫先后联合灞桥区总工会、文化和旅游局、教育局、妇联等部门共同开展活动,内容涵盖文艺、体育、教育等多方面。按照市总工会“一宫一策,一宫一品”专题会议要求,纺织城工人文化宫逐步创建体育赛事品牌,提升现有赛事的影响力和参与度。自2023年以来,先后组织承办两届西安市职工毽球交流赛、地区级乒乓球赛、全民运动会、职工三人篮球赛等体育赛事,全市职工五人制足球赛也在紧密筹办中。在提升改造工程完工后,新打造的职工五人制足球场将成为服务地区职工的新阵地,不断繁荣职工文体活动。

     “在这个文化大繁荣大发展的时代,职工群众的文化需求越来越多样化,精神层面的需求也越来越多元化,我们应该抓准时机,找准定位,与时俱进,引领并指导地区职工精神文化的建设发展,结合自身优势为广大职工和群众提供健康有益的活动场所,以便更好地发挥职工的‘学校和乐园’作用,实现文化宫里有文化、文化宫里有工人的‘双向奔赴’。”秦梁淇说。     

                          (李江波)

            本版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0
微博
微信公众号
今日头条
抖音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