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妨先起步

来源:陈启银 浏览: 7

    前段时间下雨太多,跑步间隔太久,我恢复跑步时,一跑便觉得腿有点沉。身体出过状况,我比较小心。到底像往常一样跑五公里,还是只跑三公里?我的心里有点犹豫。

    一定要做的事,且迫在眉睫了,我的通常做法是先起步再说。所以,我决定先跑起来,再见机行事,根据实际情况做出选择。我一边跑,一边提醒自己:放松,能跑多少就跑多少,不强求。我是匀速慢跑,慢慢地,我觉得腿没开始跑时那么沉了,不适感消失,状态回来了。我便下定决心,还是跑五公里。挺过开头的辛苦,跑的过程总体来说是轻松的,最后速度还有微提升。

    如果一开始就知难而退,不敢尝试,就不会有后面的收获。

    像我这样的跑友现在挺多,跑步的快乐在于大汗淋漓后浑身舒爽、精神焕发。长跑结束后,我边享受这种快乐边做拉伸,回想刚才经历的心理和速度变化,自己也悄悄一笑,思绪还一下子跳跃到30多年前坐绿皮火车远行的体验上。

    那时车次少,车上人很多,有时挤得快喘不过气来。有经验的乘客会喊一句“车开动以后就好了”,以求彼此理解和关照。火车一开动,挤在门口、过道的人,你挪一脚,他移一步,人与人之间果然会进行“自然微调”。漫长的旅途中,我明显没有上车时那么挤得难受,有时还有闲情逸致看看车窗外的风景。现在我常乘坐地铁出行,在高峰期还会有这种体验。不过,因为知道这趟车没有赶上,下一趟很快就到,不耽误事,所以心没那么焦躁。

    我的人生经验很多都是在先起步中得到的:长跑因为开始有点疲累便不跑了,就不可能有后面的超水平发挥和奔跑的愉悦感;乘车时把上车的拥挤看得过重就不上车,怎么可能知道车开动后人群能“自然微调”,还能看到沿途的风景?有的人回想一生时感叹遇上许多的“后悔当初”,说本应该如何如何,其实很多时候差的就是这么一口气、一个起步与坚持不懈。

    前段时间,我被派到一个完全陌生的领域工作,尽管事前进行过相关培训,项目负责人是专家,但我之前没有接触过,很多概念和术语都不清楚,心里一点底都没有,这个挑战真的不小,压力山大。

    既然不得不干,那就先开个头吧,再边学边干。刚开始,我根据培训教程按图索骥,非常吃力,大家也做得灰头土脸,但进展不大。好在我们团队人心很齐,做事认真,年轻人的思维也很活跃,大家便每天交流学习和工作的心得体会,制定方案。

    既然山必须要攀,河必须要过,那就多打几个冲锋,多尝试,但凡有可能的苗头,我们就分头去试。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我们终于找到一点小门道,然后顺藤摸瓜,一题一解,一事一结。干着干着,我发现过往的经验可以参考,再结合实际情况改进,可以启发想出新的办法。就这样,这项工作的思路、办法从无到有,路子越走越宽,效果慢慢显现,速度由慢到快,成果积少成多,后面的工作就顺畅起来,最终如期完成了任务,达到了预期效果,我有一种超越自我的满足感。事上练也是一种良好的工作方式啊!

    人生是一场多领域、多阶段的长跑,是一趟不断上车、下车的远征。经常在起跑时遇上这样那样的不适、困厄和挑战,反复考验我们的决心、信心、人品、能力,阻止我们前行,让我们无所适从。这个时候,躲和绕都是对自己的初心和使命的不负责任。只要方向没错,不妨先起步,先干起来,不要被预设的困难吓退,也不要被起跑后遇到的种种困境阻挡。与其踌躇不前,犹豫误事,不如区分轻重缓急,理清头绪,先易后难,有条不紊地真干实干,坚持不懈地闯、试、迂、冲。车到山前必有路,你足够努力,会有“峰回路转”的惊喜和收获。



0
微博
微信公众号
今日头条
抖音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