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工驿站:为就业供需双方“双向奔赴”做“加法”

来源:李江波 浏览: 54

    家住灞桥区的李先生和苏女士,始终未能找到与自身优势相契合的工作。灞桥区人社局今年9月举办的“零工市集”系列就业招聘活动为他们带来了转机。凭借在“零工市集”上精准的岗位匹配和专业的就业指导,李先生和苏女士成功入职奇瑞汽车西安公司。

    今年以来,西安灞桥区人社局不断创新就业服务模式,通过“铁脚板+双匹配+潮市集”等创新服务,整合零工驿站、街道驿站、社区驿站和商圈驿站等资源,为就业供需“双向奔赴”做“加法”。

打造全覆盖零工服务网络

    9月29日下午,一场整理收纳培训课在位于半坡国际广场的零工驿站里有序进行。“这里的家政免费培训是常态化的,培训结束后,现场就开始一对一的就业咨询和招聘,有政府搭台,找工作放心省心。”参加培训48岁的张晓丽说。

    “通过创新打造‘1+3+6’服务模式,建成并规范运营1家零工驿站,给求职者提供‘家门口’的就业服务。”灞桥区人社局就业科负责人陈力文介绍,通过采取精细摸底、精心策划、精准匹配3种服务举措,为求职者提供政策咨询、就业服务、创业指导、技能培训、劳动维权等6项服务,充分发挥公共就业服务平台作用,不断完善零工驿站职能,打通就业人员和个体雇主、用工企业之间信息壁垒,促进灵活就业人员多渠道就业。

    为打造覆盖全面便捷高效的零工服务网络,灞桥区人社局工作人员通过实地走访踩点,先后设立了7个零工驿站街道服务点,并依托街道、社区就业服务阵地,延伸设立零工驿站街道、社区、商圈服务点,为零工人员和用工方提供集中的对接场所,不仅为零工市场注入新的活力,也方便了居民在家门口获取零工信息和就业服务。

“双匹配”搭建“双向奔赴”桥梁

    由于对工作时间有特定要求,家住灞桥区的穆女士求职遇到困难。一个偶然机会,她走进灞桥区零工驿站,希望能寻得一份合适的工作。驿站工作人员将企业用工信息与穆女士的具体情况和需求进行精准匹配,最终为她找到了一份时间相对自由的兼职工作。

    “针对不同就业群体,我们根据其自身状况精准推荐岗位,建立帮扶台账,并持续追踪服务,切实做到急群众所急,想群众所想。”零工驿站工作人员小王说,

    与此同时,灞桥区人社局联合各街道办,对辖区内群众就业意向和企业用工需求全面摸底,为企业招贤纳士出谋划策。为威克多·跃动天才运动中心招聘了12位兼职客服,白鹿仓商圈就业服务点为28家商户招聘了78名员工。席王街道东李村,结合樱桃季采摘工用工需求,组织零工人员参加相关技能培训,提高他们的采摘种植水平。

“市集潮”让就业服务多点覆盖

    今年7月,结合傍晚人流量大的特点,灞桥区人社局精心组织的“夜遇伯乐”零工夜市招聘活动,在辖区多地接连举行,让求职者实现就业服务多点覆盖。

    “夜遇伯乐”零工市集系列活动,采取“1天专场招聘+3天人社夜市”的创新模式,充分考虑到天气情况与求职者的空闲时间,选择在傍晚时分举办招聘活动,搭建供需对接平台。活动期间,700余求职者“逛”零工市集,85人与招聘单位达成就业意向,64人登记求职需求,17人成功入职。

    另外,灞桥区十里铺街道在各个社区就业驿站举办社区就业专场招聘会。譬如,玄武东路社区针对麦当劳等商户开业前用工需求集中、岗位数量充足的时机,举办社区零工招聘活动。截至目前,已成功举办8场,参会企业139家,提供就业岗位超2000个,活动辐射周边社区5万余人。

    现场线上直播带岗活动也很热络。从岗位要求、薪资待遇、发展前景,到企业文化等多个维度进行了详尽介绍,提高就业信息的透明度与可信性,促成求职者成功就业。樊先生通过“秦云零工”线上直播工作人员的精准推荐,顺利入职陕西远达保安服务有限公司。

    灞桥区零工驿站开展各类活动27场,举办零工市集活动6场,提供就业岗位4300多个,初步达成就业意向2000余人次。通过灞桥区零工驿站与零工市集系列招聘活动,已有155人成功入职。“秦云零工”平台发布岗位信息11855个,线上线下累计服务3200余人次。              (李江波)



0
微博
微信公众号
今日头条
抖音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