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新能源汽车年产量首次突破1000万辆
本报讯 (巴岩) 从中国西部国际装备制造业博览会了解到,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11月达成了一个历史性事件——年产量首次突破1000万辆,标志着我国由汽车大国迈向汽车强国。在如此高增速背后,自然离不开无数制造版图的贡献。
来自西安高新区最新披露的信息,今年1-10月西安比亚迪累计生产汽车85.2万辆,其中10月单月产量达到11.2万辆。总产值上,前三季度超过1300亿元,同比增长6%。这得益于集贤园零部件一期投及二期项目陆续建成,使得汽车相关零部件配套能力进一步增强,同时为比亚迪整车产能释放提供条件。
按照比亚迪方面计划,西安基地全年生产目标锚定100万辆,以当前投入四条总装线、日均生产4000-4400辆的产能推算,2024年实现这一目标已无悬念。比亚迪与城市的深度绑定,为西安贡献了绝大占比的新能源汽车产量与产值。叠加西安吉利、陕汽等产量的增长,西安今年新能源汽车产量超过百万量级同样是大概率事件,并有望刷新2022年创下的101.52万辆纪录。
像西安在汽车制造领域的发力逆袭,也是全国汽车产业发展变迁的一个缩影。眼下,新能源市场需求还未达到饱和状态,在前有标兵、后有追兵的产业快速更迭背景下,西安需要时刻保持“危机感”。若想在汽车产业中保持优势地位,就需持续开展全链条的持续升级与深化,根据自身制造业特点扬长避短,让新搭建的产业链体系本土化、特色化。
总产量比拼背后,实则是汽车相关产业链布局的全维度比拼。与此同时,还需摆脱单一企业的高度绑定。就如比亚迪西安基地整车产能尽管可达140万辆,但伴随全国多地新建工厂的相继投用,或将对未来实际生产新能源汽车产生一定程度分流。好在,投产多年的吉利西安制造基地,目前日产量约1200台,达到满负荷运行状态,产量保持两位数增长。此外,吉利也积极完善产业链上下游,累计实现76家供应商在陕落户,新增就业超800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