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绘竹韵 心留清风

来源:祈君 中原 浏览: 7

41.jpg

    静谧的画室中,一幅幅生动的竹子画作跃然纸上,仿佛每一笔都蕴含着画家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那天,我们有幸见到著名的画竹名家房刚,一同探寻他与竹子不解之缘。

    房刚是西安人,现任陕西省阳光慈善发展中心书画院副院长,同时也是陕西省黄楼书画家协会会员和西安先锋救援队队员。

    “四十年来画竹枝,日间挥写夜间思。冗繁削尽留清瘦,画到生时是熟时。” 这首诗是郑板桥晚年对自己四十年画竹历程的总结。房刚绘画生涯的历程也是这样。白天挥毫泼墨,夜晚沉思冥想,这种日夜不息的艺术追求,正是他艺术成就的重要基石。他通过长期的实践,逐渐削去了多余的笔墨,保留了竹子的清瘦风格,这种“以少胜多”的艺术手法,正是他艺术创作的精髓所在。而“画到生时是熟时”,则表达了他在艺术创作中从生疏到熟练,再到创新的过程,这种“由生入熟,再由熟入生”的艺术境界,是他艺术生涯的重要转折点。

    在墨竹画坛,房刚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厚的笔墨功底赢得了广泛的赞誉。他的作品,既有传统的中国画韵味,又融入了鲜明的个人风格,展现了他在传统与创新之间的巧妙平衡。自古以来,竹就象征着祥瑞和谐,象征着高风亮节、昂扬向上、与时俱进的中华民族精神。而房刚对竹子的热爱,更是融入了他的生命。在多年的艺术实践中,他不断摸索、学习,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语言。在创作墨竹作品时,他始终坚守传统,尊重中国画的基本法则和笔墨技巧。他的墨竹作品,无论是从构图、笔法还是墨色的运用上,都透露出深厚的传统功底和对中国画艺术的深刻理解。

    然而,房刚并不满足于停留在传统的层面上。他深知,艺术的魅力在于创新,在于能够不断地突破自我。因此,在尊重传统的基础上,他大胆地进行探索和创新。无论是迎风摇曳的竹叶,还是坚韧不拔的竹竿,都在他的笔下得到了完美的呈现。既有浓淡相宜的墨色变化,又有疏密有致的构图安排。这些特点使得他的作品在保持传统韵味的同时,又充满了现代感和时代气息。

    房刚善于捕捉自然之美,表现竹子的生命力。他笔下的墨竹,既有灵动的气韵,又有静谧的意境,仿佛能够引领观众走进一个充满生机和竹韵的世界。

    在谈及自己的创作时,房刚表示:“我始终坚持在创作中追求自然与内心的和谐统一。在画竹子时,我注重捕捉竹子的神韵和气质,而不仅仅是外在的形态。我希望通过我的画作,让观众能够感受到竹子的生命力和精神内涵。”

    房刚的作品颇具收藏价值,其书画作品入选中国大型文献类珍藏限量版《我和我的祖国》文献类臻藏册,墨竹作品更是吸引了大批国内外字画爱好者和企业家收藏,赢得了广泛的认可。

    房刚的墨竹是他与竹子之间的情感纽带,是他对生命的感悟和表达。我们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他将为我们带来更多精彩的作品,为我们呈现更多生命的奇迹和美好。



0
微博
微信公众号
今日头条
抖音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