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不住”的社区主任
——记西安市莲湖区洒金桥社区服务中心主任马梅丽
今年“三八节”前夕,西安市莲湖区北院门街道洒金桥社区马梅丽发起的插花活动正在进行中,突然一个群众的求救电话,让马梅丽匆匆离开了现场。
“马主任是个坐不住的人。群众一有事,她马不停蹄地就走了。”参加插花活动的环卫工李大姐说,这个“三八妇女节”,本来放半天假,一起搞个插花活动好好过个节,她可有事又走了。
马梅丽扎根社区已有20余年,社区的每一个角落都留下了她为居民奔波的身影,她用热情与担当温暖着大家的心。
纾民困解民忧
吃水难、如厕难、路难走……这些民生难题,曾像一块块沉甸甸的石头,压在洒金桥社区居民的心头。而社区主任马梅丽,多年来始终紧盯这些问题,奔前跑后、主动作为,积极联动各方力量,逐一破解这些“顽疾”,赢得了居民群众的信赖和好评。
光明巷20号院小区,由于供水管网老化,跑、冒、滴、漏现象严重。同时,院落缺乏社会化物业管理收取水费,预付式插卡水表改造也面临诸多困难,导致供水问题日益凸显。“年轻的时候还能提得动水,现在上了年纪,连水桶都提不动了。”60多岁的白喜玲无奈地说道。她的用水难题,一直深深牵动着马梅丽的心。
“居民用水的难题一天不解决,我这个当主任的哪能坐得住。”马梅丽说。作为社区主任,她迅速出面,联合街道社网中心有关人员,共同召集居民代表协商供水问题。一方面,她耐心告知居民要及时缴纳水费;另一方面,积极与自来水公司、产权单位对接协调,转达居民希望改造管道、引水到户的迫切心愿。为了推动问题解决,她多次与居民、自来水公司、房管处、施工队召开“板凳会”,面对面沟通协调。一次不行,就跑第二次;两次不行,就跑第三次……最终,经多方协商,确定了自来水管网升级改造方案。“高龄”供水管网终于换新颜,居民从此可以舒心用水。
洒金桥美食街,每逢周末和节假日,游客量可达数万人。然而,随着游客增多,“如厕难”问题逐渐凸显,居民和游客常为了上厕所而大排长龙。看到这一情况,马梅丽再次“坐”不住了。她多次走访公厕周围居民群众,汇聚各方力量。经过不懈努力,终于在3月中旬建成流动厕所并对群众开放。
洒金桥74号 - 90号班家巷子,是一条长80余米、宽不足2米的深巷子,也是在她的努力下,顺利启动改造工程。
化解邻里矛盾
不久前,一面写着“真心实意为群众、排忧解难贴心人”的锦旗被送到了洒金桥社区。这背后,是马梅丽化解邻里矛盾的暖心故事。
光明巷20号的餐饮门面与三楼住户阿依姑丽家,因油烟污染问题矛盾激烈。阿依姑丽独自拉扯四个儿子长大,生活本就艰辛,又饱受油烟污染困扰,与店主多次协商无果,邻里关系降至冰点。
马梅丽得知后“坐不住”了。她一方面借助社会力量做通店家的工作,另一方面,她天天跑到阿依姑丽家陪她聊天、谈心,深入了解其生活不易后,决心帮她解决问题。此后,马梅丽四处奔走协调,最终促成阿依姑丽与店主和解。店主买下阿依姑丽的房子作员工宿舍,在马梅丽牵线搭桥下,阿依姑丽用卖房钱购置了新房,一家人告别了烦恼。
马梅丽还关心着阿依姑丽家的日常生活。她多方努力为其申请补贴缓解经济压力。曾经闲赋在家、心情低落的大儿子,在社区帮助下开了烤包子店,母子二人齐心经营,日子过得踏实充实。
阿依姑丽感激地说:“梅丽书记真心帮我们家生活上的实际困难,我是外来户,她常来看我们。在她开导下,我明白要积极面对生活。”
这仅仅是马梅丽调解众多纠纷案件中的一个例子。
调解小区物业和居民矛盾、盖房邻里矛盾纠纷、孩子抚养问题……马梅丽和庙后街法庭的法官、社区律师、洒金桥商会、居民代表共同建立“金桥调解室”,通过线上线下调解等方式,仅在2024年就成功调解了25起矛盾纠纷。
助力宅家青年重拾生活信心
“我这娃整天爱宅在家,不愿意出门见人,也不想找工作。”一位居民无奈地向马梅丽倾诉。马梅丽“坐不住”了,当即回应:“那不行,我给娃留意着工作机会。”
在马梅丽的关注与帮助下,这个曾经足不出户不爱说话的年轻女孩成为了社区的残疾专委。大家评价她“工作认真负责、心地善良”,就连她自己也说,比以前爱笑了。她感激地说:“马主任像家人一样,工作上教我知识,生活中影响我热爱生活、积极上进。看到她笑着迎接我,我的心情也变好了。”
记者近日来到洒金桥正街,正好遇上马梅丽巡街。附近的居民、商户见到她都热情地打招呼。看到街道塞车,她立刻化身为交通协管员,迅速疏通了道路。在洒金桥街道中段,记者看到了“洒金桥工会爱心驿站”,这里设有临时休息处、应急医疗箱、母婴室等,还免费提供热水、食物加热、手机充电等服务,甚至还有辖区最新的招聘信息和出租信息。
“只要社区群众有事,马主任就马上行动起来。她不是在帮社区群众办事,就是在帮社区群众办事的路上。”社区的赵芳说。群众的大事小情,全部掌握在马主任心中。
马梅丽说,“坐在办公室,没有一点办法,走出去,总会找到办法的。”如今,马梅丽又投入到社区招聘会的筹备工作中。她说:“洒金桥社区是纯居民社区,还有不少人没找到合适工作。我希望招聘会能让更多人有工作机会。”
全媒体记者 申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