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市三部门谋划新蓝图

来源:全媒体记者 唐玉洁 浏览: 12

    本报讯 (全媒体记者 唐玉洁) 4月15日,西安市“‘深化六个改革’创新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西安实践”系列新闻发布召开会上,市投资合作局、市市场监管局、市数据局介绍有关情况。

力争年度招引亿元以上项目不少于500个

    2025年,市投资合作局将努力实现全市实际使用外资同比增长2.4%以上,全市实际使用内资同比增长7.3%以上。

    加大对全市招商引资重大项目、信息线索、要素保障、资源力量的统筹力度,发挥市级全域统筹配置资源作用,形成“市级招商部门统筹、相关职能部门参与、区县开发区主招”的上下联动、多位一体招商工作新格局。

    聚焦全市重点产业链,编制《西安市重点产业发展及招商指南》《西安市重点产业链招商图谱》,围绕全市重点产业链关键环节,拟定近远期招引目标,指导各区县、开发区以产业布局定招商方向、以主导产业定招商项目,推动产业招商和产业集聚模式融合发展。

    利用丝博会、进博会、投洽会等重大经贸会展平台,开展主题系列活动,打造品牌招商活动。利用国家战略腹地和关键产业备份机遇,赴京津冀、长三角、大湾区等重点区域,主动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赴日韩、欧盟以及阿联酋、巴林等主要外资来源地,拜访目标企业,拓展进资渠道,促进外资企业进资和项目落户西安。

    研究制定《西安市产业项目筹建“全周期”服务方案》,用好重大招商引资项目推进工作机制和评审办法,推进一批重大项目签约落地,对符合条件的项目及时纳入全市“四个一批”项目库,加快项目签约、落地、开工、投产。力争年度招引亿元以上项目不少于500个,为西安市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持续加大“个转企”执行力度

    2025年,市市场监管局巩固和拓展“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成效,持续加大“个转企”政策宣传和执行力度,常态化开展“送政策、送技能、送服务”活动,清理规范涉企收费,规范应用首违不罚、不予处罚、减轻处罚“三项清单”,让企业轻装上阵。

    高标准建设“国家知识产权强市建设示范城市”和“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示范区”,深入开展知识产权运营转化系列对接活动,完善行政刑事、司法行政、知识产权仲裁协作机制,严厉打击侵权假冒违法行为,净化市场环境。

    推动健全消费维权共治体系,拓展消费密集区域“消费维权服务站”覆盖面,培育一批放心商店、放心市场等,进一步畅通投诉举报渠道,提升消费维权效能。

    全领域推进执法标准实践应用,优化服务型执法措施,完善个体工商户信用评价体系,推进信用风险分类管理与专业领域监管深度融合。同时,统筹推进“智慧市监(二期)”项目建设,完善“网格化+智慧化”监管模式。

新增“i西安”APP服务事项1000项以上

    今年,市数据局将出台“数、网、云、算、安”等新型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实施方案,推进政务云信创资源核心数扩充至4.5万核以上,实现党政机关千兆网络100%接入,打造全市一体化算力体系,推进政务算力达到30P。

    围绕智慧城市建设重点领域,加快推动智能终端制造产业发展,加快信创产业能级提升,布局软硬一体技术适配和产品开发中心建设。大力发展XR、微短剧等数据内容产业,做强数据标注和数据安全产业,争取第二批国家级数据标注产业试点示范城市,加快发展大数据产业。编制《以数据场景建设促进数据资源开发利用实施方案》,打造典型用数场景,推动公共数据与社会数据深度融合应用。加快企业培育,统筹规划“两重”“两新”项目,牵引推动数字经济产业发展。

    编制《数字西安总体规划》等顶层规划,加快构建城市感知、智能终端等制度规范、标准体系。融合算力、算法、模型、数据等基础底座和智能要素,加快建设城市信息模型(CIM)、视频资源整合、物联感知汇聚、综合短信发布等公共基础支撑平台,年底前在这四大平台基础上建成智慧交通数字底座,打造城市运行和治理智能中枢,提升特大城市智慧治理水平。积极争取数据产业集聚区试点、全域数字化转型示范城市、数用先锋示范等国家示范试点任务。



0
微博
微信公众号
今日头条
抖音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