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养老服务技能人才更有奔头

来源:王琦 浏览: 12

    全面推进养老服务技能人才职业技能等级制度,是应对老龄化挑战的战略之举。它不仅为从业者提供了清晰的职业规划图景,更通过制度创新重构了行业生态。相信每一位养老服务技能人才都将在制度保障下找到属于自己的舞台,实现人生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双重绽放。

    近日,民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联合印发《关于加快推进养老服务技能人才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工作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全面推行职业技能等级制度、推进职业技能等级认定机构建设、规范组织实施和证书颁发、建立常态化考核认定机制等7项重点任务。《意见》提出,到“十五五”末,取得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养老护理员占比达到80%以上,取得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其他养老服务技能人才数量显著提升。(4月15日《法治日报》)

    随着我国老龄化进程加速,养老服务需求呈现爆发式增长,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成为行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此次两部门联合发文,标志着养老服务技能人才职业发展进入制度化、体系化新阶段,为从业者开辟了更广阔的成长空间。

    《意见》以养老护理员为试点,构建“八级工”职业技能等级体系,在高级技师之上增设特级技师、首席技师技术职务,同时设置学徒工层级。这一创新设计打破传统职业晋升的“玻璃门”,使技能人才从“学徒”到“首席”的成长路径清晰可见。对年轻从业者而言,清晰的晋升阶梯不仅意味着职业尊严,更提供了通过技能提升拥有人生美好前程的可能。这种制度设计,将吸引更多高素质人才投身其中。

    常态化考核认定机制的建立,是本次改革的核心亮点。通过将职业技能等级认定与岗位练兵、技术比武深度融合,形成“以赛促学、以考促练”的良性循环。值得肯定的是,政策明确支持劳务派遣人员在实际用工单位参评,这一突破性条款消除了身份壁垒,让所有为养老事业贡献智慧和力量的人才都能共享发展红利。

    政策将职业技能等级与工资分配、岗位绩效直接挂钩,构建起“技能越高、收入越高”的激励机制。在养老机构等级评定中,持证人才配置情况被赋予更高权重,并在同等条件下将其作为养老服务机构参与政府购买服务、项目合作招投标的重要评价指标。这种市场化评价机制,将倒逼机构重视人才建设,形成“重技能者得市场”的良性竞争格局。同时,高技能人才在职称评审、职业资格考试中的“绿色通道”,以及破格晋升、工资倾斜等政策,进一步强化了“技能有价”的价值导向。

    新规打破传统人才分类壁垒,支持养老服务高技能人才参与职称评审,鼓励专业技术人才考取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为两类人才搭建了双向流动的“立交桥”。这既满足了养老服务行业对复合型人才的迫切需求,也为技能人才提供了学历提升、职称晋升的多元路径。

    全面推进养老服务技能人才职业技能等级制度,是应对老龄化挑战的战略之举。它不仅为从业者提供了清晰的职业规划图景,更通过制度创新重构了行业生态。相信每一位养老服务技能人才都将在制度保障下找到属于自己的舞台,实现人生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双重绽放。



0
微博
微信公众号
今日头条
抖音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