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秋深处

来源:高千禧 浏览: 4

    晨起推开窗,一阵风抢先溜入,捎来露水的沁凉。夏日那份黏腻,不知何时已悄然退场。巷口那株老桂树最懂秋的心思,米粒般的花苞躲在墨绿的叶间,羞怯得很。不知哪一夜,它们忽然都敞开了怀抱。那香清清爽爽,甜而不腻,漫过整条巷子,醉人得很。

    邻家阿婆扶着树干仰面轻嗅,脸上的皱纹都舒展开来。“今年的桂子,开得比去年还盛呢。”她喃喃低语,如同与老友叙旧。驻足久了,便蹒跚归去,桂花香缀在衣角,一路悄悄跟着。这般情景,已重复了二十余个秋天。

    银杏黄得最有层次。先是叶缘镀上一圈淡金,继而染透整片叶子,最终整棵树明晃晃的,在秋阳下亮得耀眼。风起时,叶片翩跹而下,恰似金蝶漫舞。孩童在落叶堆里笑闹,溅起满地的欢欣。唯有一个穿红毛衣的小姑娘,蹲在地上仔细挑拣完整的叶片,说要给爸爸做书签。“这样他看书的时候,就能想起我啦。”她眼睛亮晶晶地说道。原来思念,可以这样轻,轻得像一片银杏的脉络。

    秋阳也变得宽厚起来,斜斜地照进人间,把影子拉得修长。邻家阳台的扁豆花开得正盛,紫莹莹的花瓣引来了迟归的蜂子。隔壁老先生在藤椅里打着盹,书卷从膝间滑落也浑然不觉,花猫蜷在脚边,尾巴尖轻轻晃动。万籁渐沉,只剩阳光在叶隙间流动的微响。

    街角传来炒栗子的香气。铁锅哗啦啦翻动,栗子咧开了嘴,露出温热的果肉。主妇们忙着晾晒萝卜干与雪里蕻,一排排竹匾里盛着越冬的底气。秋日的集市格外热闹,新摘的柿子叠成小山,红彤彤像一盏盏小灯笼。小巷里,古旧的缝衣铺里,老裁缝临街而坐,就着秋光引线穿针,为老人小孩儿们赶制冬衣。这一切仿佛都在轻声提醒:该为寒冬做准备了。

    夕阳一天比一天落得早。西天常铺满绚烂的云锦,玫红、橙黄、绛紫,像是不小心打翻的调色盘。那般绚烂却不喧闹,只留下天地间的静穆。归鸟背着霞光,匆匆掠过屋檐,投入温暖的巢中。待到夜色渐浓,虫声便浮了起来。清越的、低哑的、长短错落的,在窗外交织成一片。这歌声并不悲切,反而衬得秋夜更静更深。那是秋天的私语,轻轻诉说四季轮回的往事。

    窗外的桂花香,一阵浓过一阵。忽然明白,秋的韵味不在繁华,而在沉淀;不在收获,而在清减。它让人褪去浮华,照见本真。当万物渐次沉寂,生命的纹理反而愈发清晰。老阿婆又出现在桂花树下,肘上挎一只小竹篮,正小心翼翼地采摘桂花。她说要酿一坛桂花蜜,等远方的孙女过年回来,就能尝到秋天的味道。

    秋深了,心却静了。思绪如被秋水浣过,清澈见底,沉静安然。每一片落叶都在低语,每一缕秋风都在轻吟,道尽四时更迭的禅意。原来最美的风华,不在于枝头绚烂,而在于落地从容。



0
微博
微信公众号
今日头条
抖音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