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墙根下的拴马桩

浏览: 771

说起拴马桩人们并不陌生,从西安市各大旅游景点到一些楼堂馆所随处可见,西安尚武门外西侧城墙根也矗立着两排古朴典雅、形态各异的拴马桩。

拴马桩,顾名思义是用来拴马的。从人类驯化马匹开始,拴马桩就必不可少,但在历史发展中逐步演变,拴马桩已成为我国北方独有的民间石刻艺术品。现存的拴马桩主要出自元明清三朝,地理范围包括内蒙古及与之相邻的甘肃、陕西、山西、河南等地。在这些地区,马匹经常被用于耕地、战争、商贸运输等,马匹需求量的增多,促成了拴马桩的兴盛。

马在北方是一种重要的生产工具,一个家庭拥有的土地越多,所需的马匹也就越多,所以在北方农民的心里,拴马桩是富裕的象征和标志,这也是大批的拴马桩能够产生和保存下来的重要原因。在陕西渭北的拴马桩不仅具有拴系马、牛等牲畜的实用功能,还因其置于农家大门两侧,成对或成排状,从而与门前建筑互相映衬,成为宅院建筑的有机构成部分,堪称庄户人家的“华表”。

每一个拴马桩都是一件艺术品。雕刻精美的拴马桩被称作“样桩”“看桩”,所用石材多是灰青石、黑青石。石桩分四部分:桩头是石雕的主要部位,有表现历史人物或神话故事人物的,如寿星、刘海、仙翁等,也有表现动物的,如狮、猴、鹰、象、牛、马等,神情并茂,惟妙惟肖,具有极高的观赏和研究价值,至今仍被市民百姓所喜爱。 文\图 巴新建

0
微博
微信公众号
今日头条
抖音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