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深化体教融合 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

浏览: 743

本报讯 (记者 苗莹) “学生在小学和初中阶段要掌握1-2项终身受益的体育技能;将体育传统特色学校骨干体育教师的业务培训纳入体育部门对基层教练员的培训体系中……”近日,陕西省体育局、省教育厅联合印发陕西省《关于深化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深化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

《实施意见》的主要包括切实加强学校体育工作、积极完善青少年体育赛事体系、加强体育传统特色学校建设、建设高校高水平运动队体系、改革创新体校建设发展体系、支持社会体育俱乐部发展、完善体育师资队伍建设体系、强化政策保障、加强组织实施等9个部分,共29项具体措施。

主要体现在,明确学校体育重点发展的体育项目为足球、篮球、排球、田径、游泳、体操、乒乓球、羽毛球以及武术等;明确凡是被评为体育传统特色学校应成立传统特色项目校内体育俱乐部或学生社团;明确自省第十七届运动会开始设立大学生组,将体育、教育部门分别组织的综合性中小学生参与的运动会合并举办,并命名为陕西省学生(青少年)运动会,每三年举办一届,以市(区)为单位组团参赛;明确建立分学段(小学、初中、高中、大学)、跨区域(县、市、省)的分级青少年体育赛事体系,科学合理组织校内比赛、校际比赛和跨区域比赛。

同时,明确体育部门要将高校高水平运动队训练、竞赛、保障、奖励等方面纳入优秀运动队保障体系,充分发挥陕西作为高校大省的资源优势;明确陕西省体育运动学校和业余体校改革方向,由教育、体育部门共同建设体校,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文化教育全部纳入国民教育体系,配齐配足配优文化课教师,加强教育教学管理;明确打通社会体育组织进入学校的渠道,建立社会体育俱乐部进入校园的准入标准和制度规定,解决学校体育师资不足的问题;明确在大中小学设立教练员岗位,打通专业优秀退役运动员和高水平技能型体育人才进入学校担任专兼职教练员的通道等。

陕西省体育局青少年体育处处长苏晓刚表示,省体育局将积极会同教育部门研究制定体育教学指南、学生运动技能和体质健康评价标准,联合评定体育传统特色学校2200所以上。鼓励依托学校创办青少年体育俱乐部,优化“一校一品”“一校多品”的体育项目布局。加强体校与普通中小学、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的横向衔接,探索建立“奥体班、校中体校、体校+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等培养模式。同时,构建有效贯通的青少年竞赛体系,建立赛事融合机制,贯通各类赛事,形成普惠性、选拔性、精英性系列赛事等。

0
微博
微信公众号
今日头条
抖音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