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运圣火 长安启程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延安精神、代代相传。8月16日上午,当采自宝塔山下的十四运会和残特奥会圣火,在圣火护卫和金甲武士的护送下,踏上永宁门广场充满浓郁十四运会和残特奥会气息的点火仪式现场的那一刻,千年古都西安迎来了又一个“高光时刻”。十四运会和残特奥会火炬即将从这里出发,把全运火种撒向三秦大地,唱响“全民全运 同心同行”的时代华章。
“迎圣火!”8时36分,圣火护卫从火种灯中引出采自圣地延安的火种,点燃圣火盆。
从永宁门广场出发,途经钟楼、安远门到达大明宫丹凤门广场,全程约5.3公里的传递路线上,跟着火炬手的脚步,一路经过西安中轴线和部分特色地标性建筑,尽览十三朝古都的卓然风采,感受其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能够作为第一棒火炬手参与十四运会和残特奥会西安市首站火炬传递活动,我感到非常的荣幸,我为自己的家乡感到骄傲和自豪。以全力筹办十四运会和残特奥会为契机,西安近几年有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越来越有国际化大都市的范儿了,我正在考虑回西安常住。”结束了自己传递圣火的使命后,土生土长的“西安娃”、奥运冠军秦凯说,今天的传递非常顺利,他感到十分开心。
和秦凯交接火炬的第二棒火炬手是西安市第四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陈葆青,作为医疗战线的代表,陈葆青直言能参与到火炬传递中十分荣幸。他说,火炬传递途中,沿途的西安市民爆发出了热烈的欢呼声,这让他印象深刻,这既是大家对十四运会即将召开的期盼,也是对火炬手的鼓励,更是对广大医护工作者的认可,在今后的工作中一定要将这种鼓励化为动力,克难奋进,全力配合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从小到大,我很少穿运动服,这次穿上十四运会和残特奥会火炬手的服装,觉得自己浑身充满了力量,真想从轮椅上蹦起来!”第八棒火炬手名叫何沛,身残志坚的她是西安市雁塔区“残健同行”残障服务中心的负责人。她说,西安近几年的无障碍环境变化确实很大,身为一名西安人,为家乡的发展和城市具有的温度而感到自豪和感动。
火炬传递来到西安地标建筑钟楼附近,来自高陵区15岁女学生高尚妤格外引人注目,即将成为高中生的她是第三十九棒火炬手,谈起自己的火炬手经历,高尚妤说,这也必将是人生中最难忘的一个暑假。“我的心情万分激动,作为一名火炬手,我一定要用顽强拼搏的精神,来激励自己更加努力学习,将来报效祖国!”高尚妤说。
第九十七棒火炬手郝世玲是西安市公安局莲湖分局劳动南路派出所民警,2015年被评为全国先进工作者。此次作为公安基层民警代表成为十四运会和残特奥会火炬传递西安站火炬手,她表示很荣幸,也很激动。“这不仅是我个人的荣誉,更是西安全体警察的荣誉。”郝世玲说,在今后的工作中她将继续发扬西安公安铁军精神,与全市的公安民警携手为十四运的成功举办保驾护航,与战友们一起守护古城人民的平安喜乐,树立西安文明的良好形象。
9时50分,火炬传到丹凤门广场,火炬传递收火仪式在这里举行。“我是第一百棒火炬手,是西安市首站火炬传递的最后一棒,能够参与火炬传递并亲手点燃圣火盆,见证这一神圣的时刻,我非常荣幸,内心感到无上光荣。”铁路枢纽建设者张海涛表示,在以后的工作中,将一如既往积极努力践行“人民铁路为人民”的服务理念,履行好岗位职责,为陕西、西安经济社会发展多作贡献。
西安市火炬传递结束后,将陆续在陕西省其余13个市区传递。9月15日圣火进入西安奥体中心体育场,点燃十四运会火炬塔。随着圣火的点燃,第十四届全运会也将在之后的13天里展开激烈角逐。10月22日圣火将再次进入西安奥体中心体育馆,点燃残特奥会火炬塔。
本报记者 孙雯 臧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