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我在,请放心!”

浏览: 721

“我请战!”“我也能上!”“算我一个!”一沓沓摞起来的请战书上,印着的满是鲜红的指印,那不仅仅是一个个医护人员的姓名,更是医者仁心的使命担当。

捏住一个咽拭子、前倾一次腰,看似简单,但如果连续4、5个小时,只重复这一个动作呢?如果是在风雪交加的室外呢?他们的手指冻得僵硬,脸也冻得有些泛白,可尽管如此,也没有一个人被吓得退缩。

这是一场爱的接力,一批批出征者接续奋斗。这是一场生命的保卫战,无数医护人员众志成城守护着这座城,这座城里的人。

自疫情发生以来,西安市教科文卫工会基层各医疗、教育单位机构积极参战,用血肉之躯筑起抗击疫情的坚固屏障。

这支队伍召之即来 来之能战

疫情突袭古城,西安市总工会迅速反应,第一时间发出倡议书,市教科文卫系统积极响应,并向各基层单位发出号召,迅速行动起来,结合实际配合抗疫开展工作。同时,产业工会筹措资金购买了600余份电暖宝也被相继送往基层一线。

冲锋的集结号随时响起,不论是在甜美的梦中,或是脱下白大褂的疲惫里,还是回家的路上,没有任何理由,医者职责就是使命,身着白衣就是担当。

12月18日,接西安市疫情指挥部紧急通知,西安市第一医院派出100名医护人员奔赴曲江新区和雁塔区。几天后,眼科医院仅用1小时就召集了93名医护人员,组成临时核酸采集队,为21个小区共7796户近15万人进行核酸采样。

12月20日,西安市中医医院的不少医务人员刚刚下班还在回家途中就接到紧急命令。当晚51名队员分为17个定点小组,奔赴国际港务区立即开展工作。为了工作便利,临行前,他们中很多人又剪短了自己的头发。21日,第四小分队结束曲江新区采样工作后并入第五小分队,共同完成任务。22日,接上级指示,200名临床医护人员又奔赴浐灞生态区、未央区、国际港务区。与此同时,为长安大学师生配制的9328袋、4664副新冠预防中药也陆续送到了大家手中。

12月24日深夜,根据上级疫情防控部门的指示和要求,西安市第五医院紧急集结80名医护人员。在此之前,从15日到23日,医院已先后有400余名医护人员分赴曲江新区、雁塔区、莲湖区多个社区进行核算采集。一根根棉签,一份份样本,背后都是医护人员风雪中的坚守和对人民生命健康负责的使命感。

12月25日,西安市第九医院66名医护人员集结,增援定点收治医院。几天前,副院长也亲自率队,紧急组建100名医护人员组成应急核酸采样队,下到社区为居民进行核酸采样工作。院内,发热门诊的医护人员甚至把家都搬进了医院,为了给患者提供救治服务,他们克服困难,实行统一管理。

12月27日,西安市红会医院集结66名医护人员前往新冠肺炎定点收治医院,整建制接管一个病区。院里核酸检测基地检验科团队连续奋战19个小时,顺利完成3个批次全员核酸检测任务检测标本一万两千多管,大家累了就躺在地板上,只为尽快出结果。阎良院区也抽调50名医护人员,组成核酸采集队赴指定地点完成区域性核酸检测任务。医院药械科、中医科还研制了“驱疫御寒汤”,并送到核酸采样点上。

类似这样的场景,在西安市各大医院里,几乎天天都会上演。

逆行之路 有你有我

出征的队员里,有高年资的主任医师,有朝气蓬勃的90后美小护,也率先垂范的临床一线党支部书记,还有奋勇当先的普通党员,但他们有一个响亮的名字——白衣天使。

除了冒雪出征进行核酸采样工作,在暂停门急诊后,西安市儿童医院为确保白血病患儿能够及时得到治疗,48小时全力打造开设“血液三病区”,为等待化疗及化疗后评估的患儿开通绿色通道,确保治疗的完整性。在医院封控管理的情况下,工会干部挺身而出,来到食堂帮忙分餐送餐。

“我愿意在这危难时刻不怕困难、不讲条件,全力投入到抗疫工作。”“我们医务科主动请战抗疫一线,为筑牢疫情防控贡献一份力量。”12月25日,西安市第三医院的“三院铁军”也集结成队,医护人员拿着自己的行李,冒着风雪,启程前往经开区。这次出征他们要在一线驻扎一周,尽管如此,请战书上的名字还在不断增加。

西安市中心医院医护人员的微信群里,我报名、再出发、随时待命等字句的出镜率很高。夜里的温度跌破零度,“大白”们却一直坚守,尽管带着手套,也依然能感受到消毒液刺骨的冰冷,不少队员的手已出现了冻伤,年轻的脸上也一改往日娇颜,变得红肿粗糙。然而这些苦,在一句句“感谢”“多亏了你们”面前,居然变得有些微不足道。

西安急救中心的120转运车上,驾驶员窝在驾驶室里小憩的照片,让人看了心疼又感慨。连日来的24小时轮轴转,让不少新冠肺炎转运队队员的体力近乎透支,在不耽误出车任务的前提下,大家和衣而睡,也仅能小憩一下。为了救护车的安全转运,所有人都全力以赴,疫情当前,人人都是战士。

本是一年365天都忙碌于采供血工作的血站人,在疫情期间除了要抽调人员支援一线参与流调和核酸采样,为了保障临床救治用血,这次,陕西省血液中心西安市中心血站的工作人员又化身无偿献血者,他们忙完手上的工作,纷纷赶到献血大厅,有的捐献了两个治疗量的血小板,有的年纪不到60岁,献血却超过60次。

他们中有很多人都不记得,自己睡了几个小时,转战了几场核酸采集点,他们忘记了寒冷,忘记了饥饿,忘记了时间,但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目标,就是同时间赛跑。

为了这座城我们一起拼

13岁学生张凌鸢的妈妈韩睿在西安市第一医院的核酸采样队伍里,她写下了一封给妈妈的信,感动了很多人:妈妈,您在外面采集核酸顺利吗?夜晚的寒风吹着您冷吗?能按时吃饭吗?我想给您打电话问好多问题,但我也明白,在这个时期,您不是我一个人的,您代表了医护人员,我明白您去当“大白”了,您完全不用操心我,我啥都会干,我会上好网课,等您回家……

除了逆行的医疗单位医护人员,整个西安按下暂停键,根据市教育局的统一部署,自12月20日起,全市中小学校停止一切线下教学活动,全部改为线上教学,于是,“停课不停学”的活动正如火如荼的开展着。

西安市凤景小学制定了线上教学方案,对授课内容及方式、作业布置、线上教学课程表、作息时间表、眼保健操、课间操、辅导答疑等做了具体详实的时间和内容安排,各班还结合实际开展了其他丰富多样的特色活动,让居家学习充满趣味,如线上班会、冬至包饺子、防疫知识谈、奏出音韵童年等,为广大师生抗击疫情树立了信心和力量。

西安中学也迅速启动应急方案,从学校教职员工到学生家庭,逐一开展细致排查工作,通过学校工作群、班主任群、家长群等向教师、家长发送防控信息,开展传染病基本常识和预防知识的宣传教育,各级各类网络视频“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室内运动、以乐抒情、用画笔加油等活动也同步进行。

西安文理学院克服重重困难,采购学校防疫和学校封闭式管理师生所需物资,基层党员也积极报名参加学校封闭管理期间校园管控工作专班,坚守学校防疫第一线,驻校开展疫情防控工作。

如此等等,还有太多。

没有从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关于疫情防控,教科文卫人从不曾退缩,一句句“有我在,请放心!”是使命、是担当,更是对山河无恙、春暖花开的美好希

0
微博
微信公众号
今日头条
抖音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