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会战疫日记16】我是党员,守护家园理所当然
1月18日,晨曦微露,西安市总工会下沉干部陈庆简单洗漱后,便匆匆走出家门。腊月的古城,气温只有零度左右,她虽然裹着长羽绒服,但走在街上还是不由得一阵哆嗦,可想到核酸采集点位要在八点准时启动,脚下的步伐又加快了一些。
这已经是陈庆下沉雁塔区太白南路广交社区的第25天。去年12月25日,她收到党员干部下沉基层的集结号后,立即与社区书记进行联系,听闻当天傍晚区域要开展核酸筛查,而社区人手严重不足,她二话没说,穿上外衣就奔社区。
经过简短培训,陈庆便穿上防护服,带上防护面罩,开始了核酸信息录入工作。对第一次穿上“大白”的她来说,行动十分不便,尤其是夜晚的寒气大,防护面罩内不一会就生出水汽影响视线,口罩里也是湿湿的一层,贴在脸上很是难受,但即使这样她仍坚持在冬夜里一干就是4个多小时。回到家,她双手冻得发痒,泡在热水中半天才缓过劲来,但第二天一早她又穿上了“大白”,开始了新一轮的信息录入。也是从那一天,在社区的各个核酸采集点位上,总能看到她的身影。
陈庆下沉的社区属于管控区,需要全员每天核酸检测,而社区工作人员仅有7人,下设16个小区,4000多户近14000人。抗疫初期,因为社区没有志愿者,她需要协助医护人员往返在多个核酸采集点位上,保障6个小区居民的核酸采集任务,每天工作都是12小时以上,最多一次,她一天跑了4个点位,而每一个点位都需要穿脱一套防护服,如今让她已熟练掌握了3分钟做好全套防护的技巧。
在每天的核酸采样过程中,陈庆的工作包含了前期的点位设置,当天试管、棉签的分配,采集中信息的录入,以及采样结束后的扫尾统计等工作。为了不断提高各点位核酸采集的效率,她对每天核酸采样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总结梳理。社区核酸采样首次使用融合码录入时,很多人对新平台的使用不熟悉,她利用休息时间,为大家总结出《手机扫码提高采集检测效率操作说明》,分享在下沉干部群,有效提高了信息录入效率。
陈庆总说:“和那些离家驰援我们的医护人员相比,我守护的是自己的家园,多干点理所当然!”对于防疫工作要求,她始终坚持不讲条件,不打绊子。在雁塔区全域开展的“扫楼查漏”专项行动中,她负责五公司小区3号楼的63户居民的信息核查,在小区物业人员的陪同下,她用一下午的时间,挨家挨户进行核查登记,楼内没有电梯,她就逐层爬楼梯,坚决做到“不漏一户,不落一人”。
为了让群众在寒风中少挨冻,在下沉社区的二十多天里,陈庆总是提早到,最晚走。出门顾不得吃早饭的她,上午常常忙完核酸点位上的工作,都已快1点多钟,端在手里的午饭早已凉透。但为了少上厕所,节省时间、节省防护服,她白天几乎很少喝水,最长一次12小时滴水未进。
“每次看着群众在排队等待核酸,似乎也就忘了饿、忘了渴。”陈庆说,之所以有前行的勇气,因为心中总有一个声音对她说:“我是党员,守护群众安危是我的使命,我必须冲在前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