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职工文学] 荸荠有真味
    发布时间:2024-11-27 14:52:23 阅读:27
    在市场买菜,我看到曾经熟悉的荸荠。洗净了的,表皮红紫,透着光亮;没有洗的,沾着泥巴,保持本色。为吸引人气,有的荸荠还削了皮,白白净净,摊贩插上牙签放在盘中,邀人品尝。这当然有绝佳的广告效果,因为荸荠本来就是大家喜爱的时令之品,在摊贩如此推销后,购买者异常踊跃。 荸荠,素有“地下雪梨”和“江南土人参...
  • [职工文学] 做孩子的点灯人
    发布时间:2024-11-27 14:52:01 阅读:21
    我是农村长大的孩子。我的父母亲虽文化程度不高,但他们做事的风格却如细雨润无声般照亮了我的成长之路,让我铭记至今。 儿时,常常在深夜看到母亲坐在昏黄的灯下,专注地纳鞋底或是精心准备赶集的物品。我和姐姐心疼她,劝她早点进被窝休息,可她总是说:“等我做完。”母亲那勤劳坚韧的品质,仿佛是一颗顽强的种子,在...
  • [职工文学] 山阳那碗泡馍
    发布时间:2024-11-27 14:51:27 阅读:185
    山阳人重情重义重乡土,无论外出多长时间,总会惦念故乡的绿水青山和亲朋好友,当然也惦念山阳的传统美食——羊肉泡馍。回到山阳的第一件要紧事,就是急忙找一家泡馍馆,吃上一碗热气腾腾的羊肉泡馍,躁动的心绪随着一个饱嗝,瞬间安定下来。 我在外漂泊几十年,到过很多地方,品尝过许多地方的羊肉泡馍,但总感觉少了点...
  • [职工文学] 轻叩冬的门扉
    发布时间:2024-11-20 11:19:21 阅读:7
    季节更迭,秋的斑斓多姿似乎还在眼前,可冬的门扉就这样轻轻被风儿叩开了。 秋浓柿子红,霜降枝头白。其实,这是深秋为冬天到来而作的美好铺垫。草木凋零,寒风一日日冷冽,动物蛰伏,庄稼人也开始了一年中最闲散的日子。窗前品茗静读,我的思绪在一首首唐诗宋词中,跟随诗人的脚步去感悟千年前的初冬之美。 “十月江...
  • [职工文学] 从《工人文艺》到《劳动者报》
    发布时间:2024-11-20 11:18:42 阅读:71
    在报社工作期间,每谈起《劳动者报》,多数人只了解当下,很少关注起初过往。《劳动者报》从哪里来?经历了那些发展阶段?今年12月25日,是《劳动者报》的前身西安《工人文艺》创刊73周年的日子。在此,让我们一同梳理一下这份工人报刊的发展历程。 一、《劳动者报》从哪里来 《劳动者报》由西安市总工会主办,...
  • [职工文学] 方言里的故乡
    发布时间:2024-11-20 11:17:25 阅读:37
    在不少作家的写作里,方言成为他们文字流淌的不竭源泉。鲁迅的绍兴话,老舍的北京腔,莫言的山东话味道,贾平凹的陕西话特色,苏童的吴侬软语……在这些文学创作的语言大师里,读者通过深阅读抵达到他们可以清晰指认的故乡。 重庆作家强雯为故乡重庆的方言俚语专门写了一本书《重庆人绝不拉稀摆带》。外地人一听这书名蒙...
  • [职工文学] 笔意生动写山河
    发布时间:2024-11-20 11:17:01 阅读:35
    认识姚巨蓉已经10多年了。她留给我的突出印象,她身上有一股力量——那就是在艺术上永无止境的创新力和刻苦探索精神。 姚巨蓉肤白貌端,一双会说话的眼睛,炯炯有神,一身皮夹克,脚凳一双高腰黑色皮靴,走起路来格外精神。那一日,长安多位书画家,到她画室来学习观摩。只见她一手揣起硕大的调色盘,一手拿着大号斗笔...
  • [职工文学] 晒太阳
    发布时间:2024-11-13 10:55:12 阅读:33
    前几天,我在金汇港支流的某一处散步,河面游来一排鱼,它们游得很慢、很静、很柔。我想看看它们是什么鱼,闭眼又张眼,却见一道阳光正好铺在水面上,也照到了鱼的身上,我意识到:阳光的照耀,在某一时间,是有地段性的。我判定河里的鱼也是这个想法。此刻游来,应该就是奔着阳光的。我非常感动,因为我深知人类晒太阳也是...
  • [职工文学] 在府谷
    发布时间:2024-11-13 10:54:49 阅读:36
    到府谷快3个月,身处高原,才感受到什么是天高地阔。 因为气候干燥,府谷的天空总是瓦蓝瓦蓝的,地面上红褐色的砂岩,像粗豪的汉子裸露出坚硬的肌肤。大山褶皱里几户稀疏的人家,便是一个村落。相较西安,府谷真是地广人稀,一片苍茫大地。 我工作的单位离县城有三十公里,有一条公路相通,路窄坡陡弯多,平常难得去...
微博
微信公众号
今日头条
抖音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