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课回归:让孩子在劳动中体验价值获得成长

浏览: 1001

近日,教育部发布《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从今年秋季开学起,劳动课将正式成为中小学的一门独立课程。

此消息一出,立刻引发社会热议。叠衣服、学煮饭、做菜……这些日常的劳动走进课堂,让孩子们早早发现“劳动 之美”。

开设劳 动课的意义和价值在哪里?如何更有效开展好劳动教育?近日,记者走进西安市部分学校进行了采访,发现劳动课早已进入西安市小学课堂。

开设劳动课教育意义深远

“我觉得小学里加入劳动课真是太好了”。张女士是三胎家庭孩子的妈妈,大女儿上小学五年级,小女儿上幼儿园大班。老公常年在新疆工作。对作为全职妈妈的张女士来说,学校开设劳动课,能培养孩子动手实践能力和独立生活能力,大孩子照顾小一点的孩子,也能帮她减轻负担。

对于上劳动课,不少家长表示早该这样了。

“爱劳动要从娃娃抓起。”百花明子幼儿园的家长燕敏表示,孩子今年秋季开学就要升一年级了,她注重孩子的劳动教育,平时就让孩子做一些简单的家务,比如扫地、叠被子、叠衣服等,培养她热爱劳动的习惯。

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孩子受益匪浅。“我最喜欢的课就是劳动课,因为老师告诉我们劳动人民是最美丽、最可爱的人。”泾河新城第二学校二年级三班学生何熠诺笑着说,劳动课很有意思,也很神奇。“我们播下一颗种子,经过烧水施肥,它就会发芽、开花、结果。前几天,我把自己种的油麦菜拿回家后,在妈妈的帮助下,我们一起做了道蒜蓉油麦菜,太好吃了。”

西安市未央区八府庄小学校长郭明新认为,劳动教育不仅可以促进学生形成勤俭节约、踏实肯干、团结协作的优良品质,也为培养优秀技能人才启蒙。上劳动课的目的就是要让学生走出教室,在劳动中体会到付出的价值和收获的喜悦,劳动课重回义务教育课堂具有深远的意义和价值。

上好劳动课需完善配套设施

在走访中,记者发现,西安不少学校都已经开展了各具特色的劳动课。

劳动创造营是八府庄小学重点打造的劳动实践品牌之一。该校副校长董红艳介绍,学校建设了新城区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建成“一园三区五室”(红领巾花园,种植区、培植区、果园区,陶艺车间、木工车间、厨艺坊、劳技室、科创室)劳动育人新平台,搭建起劳动教育校本课程体系,汇编学生劳动指导手册,将劳动素养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形成学校“阳光少年争章”品牌活动。学校通过丰富的系列劳动课程,让学生们形成了爱劳动的习惯,掌握的劳动技能也越来越多。

泾河新城第二学校是西安市首批“劳动教育实验校”。校办兼德育主任赵亚锋介绍,学校开垦了幸福农场,开设了农耕博物馆、食育工坊。今年3月份还建成了“精灵屋”。幸福农场占地3.3亩,种植有粮食作物、中药材、蔬菜等;农耕博物馆里展览着各种农具;食育工坊属于社团形式,开设有食育课,涉及营养学方面的知识。“精灵屋”里,孩子们可以喂养这些小动物,了解它们的生活习性,美术老师也可以带领孩子们在这里进行写生画画。目前“精灵屋”里有兔子、小鸡、鸽子、鸭子、小羊等小动物。赵亚锋表示,学校将充分发挥西安市首批“劳动教育实验校”的品牌和资源优势,不断发展新劳动教育,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部分学校配套设施还不完善,该如何上好劳动课?西安市育英小学借助兄弟学校的劳动实践基地,进行劳动教学,实现资源共享。育英小学行政办梁主任建议更多学校在不断完善劳动教育设施的同时,学校之间共享资源,上好劳动课。

另外,劳动课成为一门独立的课程后,师资力量也是要考虑的问题之一。如果劳动课教师缺少实践经验,上课时就会缺少说服力。梁主任表示,今后还要提升教师的技能和劳动素养,尤其是要加强教师对劳动课程标准、教材、地域特色的研究和学习,不断提升劳动课程的设计与实施能力。

家校共育促学生健康成长

劳动课一直都有,为何要把劳动课独立出来?教育专家、南京师范大学教授顾建军表示,近些年来,有一些不重视劳动教育的苗头,在一些中小学生中出现不爱惜劳动成果、不尊重劳动和普通劳动者、不想劳动、不会劳动,甚至劳动教育的育人价值被忽视的现象。因此,培养学生的劳动素养迫在眉睫、十分必要。

一些家长重学习、轻劳动;重成绩,轻动手,忽视了劳动教育。他们整日忙于工作,陪孩子的时间太少,孩子在家里不愿意做家务,闲暇时间沉迷看电视、打游戏。“劳动教育的重点是家长要重视并积极参与,在生活中起好带头作用,让学生动手实践、接受锻炼、磨炼意志,培养学生正确劳动价值观和良好劳动品质。”泾河新城第二学校校办兼德育主任赵亚锋说。记者走访过程中,不少家长也表示,除了学校开展劳动教育外,家长要做好配合工作,不要仅限于手机打卡就完事,要杜绝形式主义,真正让孩子养成爱劳动的习惯,只有家校共同努力,才能让劳动教育取得好效果。

本报记者 苗莹 实习记者 杨拴明

0
微博
微信公众号
今日头条
抖音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