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数培训机构暂停教学 学生叫好 家长担忧

浏览: 752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要求减轻学生课业负担,严格控制书面作业总量,保证学生睡眠时间;全面规范管理校外培训机构,坚持从严治理。

8月4日,陕西省教育厅发布《陕西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规范校外培训机构管理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要求陕西各地立即停止面向义务教育阶段的校外培训机构暑期学科类培训,同时不得新批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学科类培训机构完成“非营利性”转制;此外各地要引导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积极转型。

这表明,“双减”(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政策在陕西正式落地。

“双减”政策落地实施,西安培训机构执行情况如何?连日来,记者进行了采访。

多数机构 停止培训

8月5日,记者在西航花园社区中心广场看到,周边开办的7家针对“义务教育学科类培训”机构的大门都紧锁着。凤城五路西安中学北侧的博慧巷,几家培训机构的大门上都贴着“为维护师生生命健康和安全,即日起全面停止线下授课,线下复课请等待通知”的通知。

太奥广场上米格国际少儿英语、爱贝国际少儿英语大门紧锁。但爱贝国际少儿英语仍在太奥广场设有咨询和宣传点,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因疫情现在全部停课,如有学习英语的意向可以留个电话。当记者问其要宣传彩页时,工作人员说:“我们只有一张彩页,不方便给你,随后我们有工作人员主动联系你”。

西安中学南门正对着的能特教育凤五校区门开着。见到有人推门,工作人员起身相迎。“虽然正常上班,自从接到经开区教育局通知,为了保护师生的健康和安全,我们立即暂停线下教育。”工作人员说,能特教育专门做高中阶段的学科培训,‘双减’意见针对的是义务教育学科类培训,对他们影响不大。

记者发现,松鼠AI智适应教育的玻璃门上,贴着经开区教育局8月1日下达的“停办通知书”和“家长告知书。”责令其停办的原因是,该机构未按《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和省、市有关规定办理审批手续,不符合《西安市民办非学历教育培训机构设置标准》并存在安全隐患。经开区教育局责令该机构收到通知后立即停止一切教学活动,在7日内做好学费清退、教职工工资结清和师生分流工作。

拒绝退费 “顶风作案”

西航花园社区中心广场的西航剑桥虽然门从里边锁着。但9点50分,门口站着一名大约7、8岁的女孩,她手提印有西航剑桥英语字样的蓝色长方形提包。快到10点,有家长开着电动三轮送来和女孩年龄相仿的3个孩子。

“说是今天上课,咋门还锁着?”这位家长边说边拨打手机。不一会儿,西航剑桥门里面出现一个小伙子,他麻利地打开锁子,把4个孩子放进去,又迅速在里边将门锁上。

一位知情的家长告诉记者,她的外孙女上三年级了,就在西航剑桥补习英语,西航剑桥不肯清退部分没有上完课的学生的学费,偷摸着上课。

8月6日,记者在铁塔寺路上的自由际公寓看到,这里的各类教育培训机构、托管辅导中心扎堆,还时不时有小学生背着书包从培训机构走出来。一名小学生告诉记者,这个暑假,妈妈给他报了语文、数学、英语三个培训班,他暑假没有休息,直到现在还天天在上课。

适应政策 及时转型

双减政策出台后,有一些培训机构已经及时调整了办班的方向和时间。

太奥广场新东方中小学全科教育虽每天开着门,并有人值班,但暑期班已全面停课。工作人员介绍,以后学科类的补习时间均改到周内18时30分到20时30分进行,节假日不再设有学科类补习班。

记者发现,新东方西安学校电话语音和新东方西安学校微服务都有申请退班的服务,在微信服务申请退班后,7天内客服老师会进行系统审核。退班办理成功后,退款金额将在15个工作日原渠道退回。

西安新方舟培训学校一名工作人员说,义务教育学科类培训本来就是学校的事儿。未来,有实力的社会培训机构可调头,做一些素质类及兴趣类的教育培训。

学生叫好 家长犯愁

“校外培训机构不得占用国家法定节假日、休息日及寒暑假期组织学科类培训。”这条规定让孩子们都高兴坏了,但家长们都在犯愁。

“耶,终于可以有自己的时间了,想怎么玩就怎么玩!”陕师大锦园小学三年级的小陈和同学们知道减负政策后,都高兴坏了。小陈说,自从上小学以来,几乎没有自己的时间,平时作业写到很晚,节假日就是各种培训班,成绩好了爸妈高兴,稍微不好就又加“筹码”。“我特别羡慕上幼儿园的弟弟,可以无忧无虑,我也想回到小时候。”小陈说。

但家长们犯了愁。一位家长告诉记者,自己的孩子在培训机构补课两年了。“我做个体,白天开店做生意,管不上娃。家里二宝还不到一岁,需要全天照料。暑期把孩子送到培训机构一方面想让孩子学点东西,一方面图省心,要不孩子在家就是电子产品陪伴。”

大学南路一名小学生家长也说出了自己的担忧。“我们都是进城打工的,文化程度不高。老担心孩子会和我们一样考不上高中,所以把希望寄托给校外培训机构。”这名家长说,现在他们自己也得好好调整,配合学校,共同把孩子培养好。

让学科教育回归学校、课堂这一主阵地。家长们都希望学校为每一个孩子成长需求量身打造“个性化”学习时光表。放学前的自主整理,由老师手把手指导孩子整理学习任务,教授学习策略,让孩子学会管理自己的学习,让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回归各自的角色。

本报记者 苗莹 李江波 申美

0
微博
微信公众号
今日头条
抖音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