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务教育不再内卷 “一考定终身”成为过去

浏览: 874

5月1日起,新修订的《职业教育法》正式实施。经修订的新职教法,从职业教育的地位,职业学校学生的升学、就业,职业学校的课程设置等诸多方面,作出明确规定,这无疑对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以及职教学生的未来都是利好消息。

新《职业教育法》实施后,记者相继走访了西安部分职业学校和普通市民,就如何将新职教法落实进行了采访。

职业教育不再低人一等

“这几年,网上报道了不少技校学生被要挟去工厂流水线,否则拿不到毕业证。家长掏着学费,孩子学不到东西,以后怎么办。”市民王女士曾是一名初三复读生的家长,为了让女儿进入高中学习,她拿出4万余元送孩子复读。

职业教育还是普通教育?企业用工“门槛”高,国家对职业教育的投入程度等,都让学生和家长对职业教育心存疑虑。

以往,通过中考,一部分学生考上高中,而另一部分学生去上职校,大家往往会认为,上职校的是考不上高中的“差等生”。这一看法根深蒂固,导致社会对职校偏见较大,而新《职业教育法》明确提出了要“提升职业教育的地位”。大家普遍认为的“差生上职校”的错误观点,真能就此消除吗?

国家“十四五”规划提出,坚定不移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而这一切的重中之重,就是人才储备。截至2019年数据,我国技能型人才缺口超过1900万。

与此同时,据媒体报道,2021年高考人数再创新高,但有近四成高校应届毕业生找不到工作。中国产业在升级革新,而技能型人才在2025年则会达到3000万。由此不难看出,学生在学校里学到的知识和就业上需要的技能出现了错位。

但这对于很多动手能力较强、学习开窍较晚的学生来说,职校相较于高中来说,是更好的选择,而新《职业教育法》明确了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就打破了这样瓶颈,职校毕业后,可以继续深造,解决人才错配的问题,指日可待。

新《职业教育法》成为热搜关键词

在新《职业教育法》尚未正式实施前,“新《职业教育法》”的词条就已经登上了微博热搜。

西安职业技术学院大数据应用学院负责人张占孝说,新法颁布对学校发展大有益处,同时,职业学校有了更大的自主办学权,构建了职业教育的完整体系,在中小学加入职业教育相关教育内容,为职业教育打下了基础。

西安轨道交通技师学院在新《职业教育法》出台后,将落实“有教无类”尊重学生想法、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相结合。学校在教学管理等方面也将提升、改变,做到与普通教育“求同存异”。同时对照高等职业学校的设置制度,加强教育教学管理,加强产教融合、校企合作。

西安职业技术学院老师吴鹃说:“我既是一名老师,也是学生家长。作为家长,这次职业教育法在招生考试制度、高等教育体制实现了重大突破,以后孩子的选择方向更多,不再是‘一考定终身’,减轻了家长的负担和焦虑。”

与此同时,网友也纷纷表示,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同等重要,两者没有高低之分,优劣之别,只有办学模式的融合、育人方式的异同。

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关键

“我们要在西点行业中打造精品教育。在国外有很多极具盛名的西点学校,而国内这类专业的学校很少。”西安食品工程高级技工学校校长万家国介绍,“过去讲的‘产教结合’具有滞后性,企业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要求不能及时在教学中更新,新修订的职教法明确职教‘融合’方式,企业与学校共同投入、共同制定人才方案、共同进行人才培养,达到共建共赢。”

2019年,西安食品工程高级技工学校与好利来签订了定向培养班。教学中坚持两大特色,每周实操教学占到80%以上,师资均为全职教师。万家国说,学校这样的安排,就是为了更好凸现技能专业性,让学生更好地发挥动手能力。

“新职教法还明确规定了,职业学校的学生合法权益受到法律保护,让非法从事人力资源服务的中介和违规学校再无滋生邪念的土壤,净化了职教的教育环境。”万家国说。

近年来,西安职教联合会在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等方面取得了不少成绩。相关负责人介绍,西安职教联合会与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西安技师学院、西安职业技术学院等会员单位开展校企对接、资源共享、合作共赢活动,合作的企业有西安阿尔斯通永济电气设备有限公司、中航富士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三星半导体有限公司等,西安职教联合会搭建的校企合作平台,“订单式”培养为企业输送专业性技术人才,服务西安经济社会发展。高素质、高水平、高技能的人才是企业发展的根基,随着新职业教育法的实施,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机制将日趋完善。

职教之路任重道远

根据教育部发布的2020年全国教育经费执行情况统计快报,2020年高职高专、中职教育经费总投入分别为2758亿元、2872亿元,高等教育、高中阶段教育经费总投入为13999亿元、8428亿元。高职高专经费投入占高等教育总经费的19.7%,中职教育经费投入占高中阶段教育总经费投入的34.07%。而同年,专科在校生数占普通本专科在校生人数的44.4%,中职在校生数占高中阶段教育在校生总数的39.96%。

“新《职业教育法》第十条明确提出大力发展技工教育,这对长久以来坚守技能教育的技校来说无疑是受益者。”西安商贸旅游技师学院院长梁莅介绍说,职业教育应着重培养实操型人员,要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就必须做好技能课,开设技能专业课,需要学校投入大量的人力、财力,也正因此,一些民办学校考虑到教学成本问题就在课程设置上,师资配备上有所缩水,导致学生在学校几年学习的技能不扎实,出去找工作缺乏硬手艺,迟迟难以实现就业,在社会大众心中形成职业教学就是弱势教育的潜在印象。

梁莅表示,应该打通职业教育特别是技工院校资金拨付渠道。像市属相同规模教育口管理的职业学校,近五年就有一个亿的项目资金支持,而其他部门管理的职业学校,由于缺乏拨款渠道,学校就得不到这部分资金支持,这对发展也是有影响的。

除了资金问题,生源也成为了关键。

“社会上一些职业学校为了获取更多生源,将职业教育变成了‘高考补习班’,没有按照规定合理设置专业技能课,这完全违背了职业教育的初衷。”梁莅说,国家设立升学考试机制,就是要通过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两种不同路径,实现因材施教来满足国家对于不同类型人才的需求。因此还需要各级职能部门的严格监督,同时需要其他部门携手共建,一同为改善职教环境作出努力。

本报记者 臧慧 唐玉洁 实习记者 骆红燕 杨拴明

0
微博
微信公众号
今日头条
抖音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