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下真善美的种子

浏览: 134

“同学们,对影视剧里哪些片段你们印象深刻?”“如果你和好朋友闹别扭了,你会如何处理?”近日,西安市第二十三中学初中一年级的《道德与法治》课上,师生们的互动,让这堂思政课不仅生动有趣,而且极富感染力。

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要面对的一个重大课题。西安市第二十三中学将这一课题贯穿到每一堂课中,不断探索新时代学校思政工作新思路。

年初,学校出台了《西安市第二十三中学“名校+”教育联合体思想政治理论课创新实施方案》,立足教书育人,以“爱党、爱国、爱家”为切入点,引导学生坚定“四个自信”和“两个维护”,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一堂生动的思政课

学习《道德与法治》可以是从思考一部电视剧开始,也可以是观察一个人物。当天的《道德与法治》课就是从影视剧《觉醒年代》的一个片段开始。

黑板大屏打开,同学们调整坐姿,认真地看完了几个片段。

“同学们,在这个电影里,你们对哪些画面印象深刻?”

问题刚问完,同学们纷纷举手,激昂地回答。“何为新路呢?我正在找,守常你愿意跟我一起找吗?”“为中国寻找一条救国之路,乃是我李大钊毕生所求。”“我想成为一个能够报效国家、报效民众的人。”

“在这些画面中,你们会想到哪些主题词?”“友谊、理想、爱国”。同学们异口同声回答。这堂课,老师的话并不多,但学生的兴趣却一下子被激发出来。

这时,大屏上出现一连串文字:“什么是理想?人的理想和国家之间有必然关联吗?”“如果理想遇到阻碍,还要继续努力吗?”“你爱国吗?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有什么关系?”

老师笑了笑说,这些答案,将在《道德与法治》学习中一一揭晓。

当孩子们还沉浸在《觉醒年代》影视剧片段里。奥运会跳水冠军全红婵的视频,将他们又带到另外一个事件中。父亲、母亲、家人,对我们意味着什么?我们应该如何与他们相处?怎样成为一个更好的自己?

……

“爱了爱了,老师和蔼可亲,课堂内容丰富有趣,视频精彩感人,这思政课也太燃了。”初一年级同学纷纷表示,以后一定要把这门课学好。

师徒共同打磨精品课

这堂孩子们喜欢的思政课,是初一年级《道德与法治》课老师胡向莹和向珍珍师徒两人一起打磨的。

为帮助青年教师成长,为学校后续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能量,二十三中开展了“一帮一、结对子”蓝青工程,组织学校名师、教学能手等与青年教师师徒结对。

向珍珍去年9月份入职二十三中,入职后学校安排她与有着多年教学经验的胡向莹结对。“不管是教学方面还是班级管理方面,我有啥问题,胡老师都是有问必答,还经常鼓励我,教一些教学上好方法。”向珍珍说。

如今,胡向莹和向珍珍都是《道德与法治》课程代课老师,也分别是两个班级的班主任。一个有多年工作经验,懂得如何管理课堂;一个有活力,可以调动孩子们的想象力和积极性。

“孩子升入初中,就是要围绕学生升入初中后如何与家人,朋友,老师交往,如何成为更好的自己,对生命的思考,围绕‘我’展开。”于是,胡向莹和向珍珍以教材为主,搜集社会热点素材,以视频或者案例,激发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性。同时,也培养学生观察社会,了解社会,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于是,一堂堂生动的思政课就展现在学生面前。

这只是思政课的一种表现形式,二十三中还将思想政治教育元素融入各类课程教学,形成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育系统结构。

将思政教育融入每节课

一个优秀的教师,应当有着高远的理想追求和家国情怀,为学生树立有信仰、有理想、有担当、有情怀的榜样。

二十三中名校“+”教联体书记、校长邓浩认为,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一直以来,二十三中重视教师师德师风建设,每个学科教师将思政教育融入教学当中,并明确育人目标,优化教学方案,健全评价体系,努力实现思政元素全面融入人才培养的全过程。

“请进来走出去,加强学习,提升思政教师的专业素养。”二十三中副校长景亚男说,学校重视并鼓励思政教师积极参加教育主管部门组织的思政课相关培训,并特聘党校、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专家,指导教师认知并践行新的教育教学理念。

于是,思政教育课改一体化班主任论坛、思政精品班会评比、“思政大练兵”等活动在二十三中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24个班的班会内容丰富、涵盖面广,每一主题班会课都体现了学校“立德树人”的态度和责任。青年教师刘爱青,以超群的专业素养,扎实的基本功,新颖的教学思维,在莲湖区思政大练兵比赛中荣获一等奖。

初中作为学生三观建立的重要时期,高质量的思政教育将影响孩子的一生。邓浩说:“二十三中将充分发挥思政课育人的主渠道作用,努力推进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给学生心灵播下真善美的种子。”

本报记者 苗莹

0
微博
微信公众号
今日头条
抖音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