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一环”低调小巷 不止旧书店和咖啡屋

浏览: 146

在西安,最不缺的就是充满了各种历史遗迹和传说故事的后街老巷,也不缺在老旧建筑中见缝插针的新潮所在,不同的巷子总是吸引着不同圈子的人,也形成了跨越不同时代的烟火气息。

但大学东路,既没有历史遗迹,也很少有年轻人喜爱的打卡地,长长一条街上,最能打动人的,是“往事”的痕迹。

大学东路上有多少老痕迹?从踏入这条在宽敞和狭窄之间反复横跳的巷子起,这就是我一直思考的问题。从含光路北段一头扎进来,嘈杂人生和车流已挥手远别,越往里走,时代渐渐后退,90、80甚至70年代的痕迹慢慢浮现,还原出一片缓慢,质朴,但绝对鲜活的场景。

文都书房

文都书房是整条大学东路的气质。从看见巷口坐着看报的清洁工大叔开始,就有这种感觉。不高的红砖尖顶小屋,红色醒目的店名,在一片冬天的风景里和谐也醒目,年代感十足,充满了亲近感。门外沙发上展列着几幅书画作品,还有几本杂志。店内都是二手书,开店的是一位从事过中医工作的大爷,“书就像是大海里的船”,“文迎天下英雄”,话不多,但绝对健谈。逛好此书店的奥义,绝不是你说找啥书大爷给你找出来,而是一切随缘。

你不找书,书却会来找你,如今各种意义上很难出版的《赤脚医生手册》,虽然老旧但参考意义不减的英汉双语词典,读起来轻快的各种杂志、菜谱,令人倍感深刻,如今不再多见的杂文选集……全部都在一堆一堆的书海当中。

FOTAGO自烘培咖啡店

书店对面,居然还有一家咖啡馆。店门刷成亮眼的黄色,却依旧和周围风景无缝衔接,毫不违和。虽然并没有抱多少希望,但一进门劈面而来的满墙证书,还是能告诉你老板的底气何在——把店开在这连公交车都没有的老巷子中,确实是一个挑战。

整个店里只有老板一位,店猫两只,虽然店小,却依然坚持自己烘培豆子。所以如果是咖啡深度爱好者,就可以用一个下午的时间,在这众多的咖啡豆中嗅出自己的所爱,在手冲的美妙香气里,认真体会藏在味觉里的幸福。店猫也很有性格,但是太黑,黑得油光水滑,黑得锃光瓦亮,拍照不太能看得出来的眼神儿威武霸气,实则非常好撸,只要它不烦,就可以一直撸,烦了也绝不打人。相比于另一只从头到尾没露面的猫,非常客气了。

喝咖啡、撸猫或看书,或许都是接近和融入大学东路的好办法,但是真正在街头逛一圈,才能发现,它更属于生活的一面,恰恰藏在不起眼的细节。

裁缝铺和弹棉花店

买了多少衣服,贵的上千,便宜的几十,成衣似乎已经是人们的唯一选择。但是在这条小巷却偏偏存在一家裁缝店,还能让人享受量身定制的服务,不一定高级,却必定亲切。

同样距离不远的,还有一家弹棉花的店,真正由人亲手碰触修整过的老棉被,或许没有蚕丝被羊毛被高级轻便,但却能温暖一个又一个寒夜里安稳的美梦。

除了老裁缝铺和弹棉花铺,巷子甚至还有一家别处早就消失的老水站,而剃头理发的手艺人与顾客,就直接在巷子的太阳地里开剪……巷子外这一切或许早已消失,唯独大学东路,还保留着高效时代被无限省略的方便和人情。

在大学东路,冬季清澈的空气里,我们仿佛可以看见时光正在渐渐流转,所谓信息时代的疲倦和内卷,似乎都在小巷的阳光里融化消失。 (扑通)

0
微博
微信公众号
今日头条
抖音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