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过这些数据:解读国家“钱袋子”今年怎么花

浏览: 145

可用财力增加

根据报告,今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安排26.71万亿元、比上年扩大2万亿元以上,增长8.4%。

“在2020年、2021年财政支出强度较高的基础上,今年支出强度进一步增加,很不容易。”全国人大代表、广东省财政厅厅长戴运龙表示,一方面适当下调赤字率,突出可持续;另一方面,通过加强财政资源统筹和跨年度调节,增加可用财力,稳预期、促增长。

留抵退税约1.5万亿元

今年多项助企纾困政策安排中,“退税”备受关注。报告明确,预计全年退税减税约2.5万亿元,其中留抵退税约1.5万亿元,资金直达企业。

对小微企业的存量留抵税额于6月底前一次性全部退还;全面解决制造业、科研和技术服务、生态环保、电力燃气、交通运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等行业留抵退税问题……报告提出了多项具体举措。

助力稳就业

报告显示,中央财政就业补助资金安排617.58亿元。这比去年增加51.68亿元。

继续实施失业保险稳岗返还政策、明显提高中小微企业返还比例;使用1000亿元失业保险基金,加强对稳岗和培训的支持……报告提出了多项举措。

“今年高校毕业生规模预计首次突破千万,就业压力很大,就业优先政策必须强化。”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王一鸣说,中小企业是稳就业的关键所在,要为中小企业提供更多支持,助力实现稳就业目标。

推进乡村振兴

根据报告,今年,中央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按照只增不减的原则安排1650亿元、增加84.76亿元。

这些资金怎么花?报告明确,支持脱贫地区发展特色产业,统筹用好公益岗位、以工代赈等, 促进脱贫人口就业和持续增收。

“中央财政资金加力,为村里各项发展提供‘粮草军需’。”全国人大代表、辽宁省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水泉镇水泉村党委书记唐廷波说,近年来,村里共整合各类财政资金1000余万元支持村集体经济发展,今年将进一步促进农旅融合产业园发展提质增效,打造生态宜居的美丽村庄。

教育支出安排超4.1万亿元

2020年超3.6万亿元、2021年超3.7万亿元、2022年安排超4.1万亿元——报告显示,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教育支出规模逐年上升。

支持学前教育发展资金安排230亿元;增加义务教育经费投入;支持高校“双一流”建设……报告提出多项举措,将惠及不同年龄段的学生。

“报告里的多项举措都很有针对性,对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至关重要。”全国人大代表、清华大学党委书记邱勇建议,应进一步加强各项经费支持政策之间的衔接,对资金加强绩效管理,在管好用好财政资金的前提下给予学校更多自主权。

养老金发放更有保障

据预测,“十四五”期间,全国老年人口将突破3亿。国家“钱袋子”如何保障“老有所养”?

报告指出,稳步实施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适当提高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和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确保按时足额发放。

“全国统筹之后,困难地区养老金发放更有保障。”全国政协委员、上海申通地铁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俞光耀表示,中央财政对养老保险补助力度保持稳定性和连续性,让基层落实政策更有力有为。据新华社

0
微博
微信公众号
今日头条
抖音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