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战疫进行时

浏览: 86

自3月5日本轮疫情报告第一例本土确诊病例以来,截至3月15日9时,西安市累计报告本土确诊病例77例。在西安市疫情日渐严峻的情况下,为保障疫情防控期间市民正常生产生活,最大程度减少疫情对民生的影响,西安市各行各业,也都纷纷开始行动,加强市场保供、民生用能等工作,千方百计解决好市民群众的“衣食住行”问题。

公共场所:严控人流

3月15日记者走访了西安市部分商超和农贸市场。针对当前疫情防控形势,西安各类商场、超市、农贸市场、批发市场等公共活动场所严格控制人流,保障市民群众的购物安全。目前,全市超市和农贸市场总体供应充足,可以满足市民群众的基本生活需求。此外,部分景点发布公告,暂停接待游客。

商超:

3月15日上午,记者走访了华润万家北关店,粮油蔬果区货品充足,市民正有序购物。在这里,市民需提供72小时核酸检测证明,快递配送人员需提供48小时核酸检测证明,全程佩戴口罩,测温进入。广播定时提示市民购物保持一米距离。工作人员介绍,超市每4小时进行一次全面消杀。人人乐北稍门店,门口有专人查看一码通信息和测温情况,市民佩戴口罩有序进入。

在莲湖区大兴西路大兴果蔬便民市场,记者看到,菜场菜品种类齐全,价格平稳。顾客扫码测温,进入市场。“每天都要进行核酸检测,没有核酸检测阴性证明不能开张。”蔬菜摊摊主老李说。正在挑选水果的刘女士表示:“疫情发生后,我们的基本生活没有受到影响,这里的菜品基本还是很全的。”

“进入商场必须出示西安市一码通和48小时核酸检测证明,测量体温后才能进入商场,商场是疫情防控的重点区域,所以我们每日严守第一道防线。”小寨赛格商场门口执勤的保安李凯说。另外,赛格在车库也安排了工作人员“把关”,进入车场有专职工作人员查看健康码和核酸检测信息,并提醒司乘人员戴好口罩。

景点:

虽正处疫情期间,西安部分景区关闭,但市民常锻炼的公园场所依旧开放。在西安城墙环城公园安定北苑门口,游园市民需出示西安一码通和个人行程码信息才可入园。由于近期疫情,园内已禁止开展聚集性活动。在兴庆宫公园,游园的市民需提供72小时核酸检测证明,全程佩戴口罩。与此同时,园内加大巡逻车巡查力度,对游客不规范的防疫行为进行提醒纠正。

易俗社文化街区广场上有市民戴着口罩散步,各个饭店、商铺也略显冷清。易俗社文化街区工作人员小杨表示,受疫情影响,人流量有所减少,游客进入街区时必须佩戴口罩,出示本人行程码绿码、西安一码通绿码、核酸检测报告阴性证明,自觉接受体温测量。

本报记者 唐玉洁 实习记者 骆红燕 刘张念子

教育:暂停线下教学

3月14日凌晨,西安市部分家长接到来自学校的通知,结合辖区疫情防控形势,西安市新城区、碑林区、莲湖区、未央区、雁塔区、浐灞生态区、高新区的所有中小学和幼儿园3月14日起暂停线下教学。

新城区教育局要求,暂停线下教学期间,各校要确保学生身心健康、教学平稳有序。全体师生按照社区安排,核酸检测应检全检,做好个人防护,各校按要求做好数据填报。教育系统全体学生和教职工非必要不出门,开展线上教学。

未央区和雁塔区教育局要求,各类校外培训机构暂停线下培训;有封闭管理能力的职业学校实施封闭式管理,无封闭管理能力的职业学校3月14日起暂停线下教学,开展居家线上教学。

莲湖区教育局要求,全区各中小学校(含职校)、幼儿园3月14日起开展居家线上教学。校外培训机构暂停线下培训。

高新区教育体育局要求,辖区内各学校组织好线上教学;各类校外培训机构不得开展线下培训;有住校生的学校、职业学校一律在校内实行封闭管理,做好留校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保障工作。

本报记者 苗莹

公共交通:加强消杀力度

日常出行是否会受到疫情影响?记者获悉,目前,西安公共交通行业加强每日消杀力度,全力确保司乘人员安全。15日起,乘客乘坐公交车和地铁以及出租车时,须佩戴口罩、测温、扫描车站出入口定位码(绿码),乘坐公交车和地铁还须出示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

地铁:

需出示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

“您好,请出示您的48小时核酸证明。”3月15日一大早,王女士乘坐地铁时向地铁工作人员出示了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后,乘上了地铁2号线,前往工作地点。

即日起,乘客乘坐西安地铁除佩戴口罩、测温、扫描车站出入口定位码(绿码)外,还须出示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同时,为降低车厢满载率,西安地铁将根据客流情况,适时采取“加车”“限流”“越站”等控制措施。

日常工作中,西安地铁各车站严格执行消杀标准,对乘客频繁接触的车站安检设备、自助售票设备、闸机等设施设备(部位)每2小时进行1次消杀;针对乘客易接触的楼梯扶手、电梯扶手、公共卫生间门把手、直梯轿厢内部等设施设备(部位)及车站出入口、站台、站厅、公共卫生间等区域,每6小时进行1次消杀;线网电客车执行折返消杀,列车回库后每日进行一次全面消毒。

同时,西安地铁坚持做到“进站乘客及车站从业人员口罩佩戴率、测温率100%,一码通扫码率100%,无智能手机乘客实名登记率100%”。同时,定期开展全体人员核酸检测,上班期间全程佩戴口罩,及时进行个人清洁及办公区域消毒处理。

公交:

驾驶员等重点人员实行隔天核酸检测

根据疫情防控工作要求,3月15日起,西安公交集团将确保车厢满载率不超50%,同时密切关注客流,及时调整运力。乘客乘坐公交须佩戴口罩、扫码、出示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

“配比消毒溶液、穿戴防护用品、按顺序消杀……”西安公交行业各大枢纽站、场站、调度站严格执行每日消杀工作,坚持对每一辆车每趟次消杀的基础上,在营运结束时再次进行全面消杀。

同时,坚持乘客佩戴口罩、扫码乘车;要求司乘调人员测体温、查验核酸检测报告、佩戴N95口罩、一次性手套从事营运。加强营运车辆、公交场站、办公区域消毒和车辆通风。对驾驶员、调度员、乘务员等重点人员持核酸检测证明上岗。

3月8日至16日,西安公交集团领导班子成员分成十一个督导小组,对各基层分公司疫情防控工作安排落实情况进行督导检查。

出租车:

车辆每日消毒2次

出租汽车行业坚持“人车同防”,要求驾驶员开展核酸检测,完成疫苗接种后持“绿码”上岗。

车辆每日消毒2次,营运过程中,做到一客一局部消毒、一客一通风。乘客在车外扫码实名登记,持“绿码”方可乘坐。

司乘双方全程佩戴口罩,乘客不佩戴口罩或不配合扫码的,驾驶员可拒绝搭载。请广大市民乘车时主动配合,共同做好疫情防控工作。

行动不便的老人和市民还可拨打“95128”出租助老热线,交通部门将提供“一对一”出行服务。

本报记者 苗莹

餐饮:暂停堂食

当前,疫情防控形势严峻复杂,不少餐饮企业纷纷落实“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疫情防控要求,采取关停店铺、暂停堂食服务等措施,将疫情传播风险降到最低。

记者在新城区、未央区、碑林区、经开区走访发现,部分餐饮企业已经关停,而正常营业的餐饮企业中,不少业主主动响应政府号召,在店门上张贴着“谢绝堂食”“到店打包”等提示,并用条桌将店门挡住,在上面摆上了免手洗消毒液,同时定时对店内进行消毒。

“不聚餐,助防控!本店现停止堂食,但服务不打烊,您可以通过平台下单,享受‘无接触’配餐。”锦翔集团办公室负责人王娜告诉记者,从3月12日起,锦翔在全市的9家店中,有6家店暂停了堂食服务。记者在东五路锦翔炝锅城门店看到,门口处的条桌将店门挡住,贴出了“暂停堂食”的提示。不过记者注意到,堂食虽然停餐,后厨却没有停歇,不时有配送人员测体温,出示健康码前来取餐配送。

在北院门街区,靠西羊市东口的一家餐饮门店前,店主一边往瓶里装蜜枣汁杏肉一边说,“现在,店内一天的营业额只是疫情前的20%左右,好在我们采取线上销售模式,弥补线下的不足。”

位于新民街上的一家餐饮门店前,取餐的顾客保持1米线距离,排队有序取餐。在另一家米粉店内,堂食服务改为提供外卖打包服务,点对点无接触配送。

采访中,不少商户表示,关停店铺、暂停堂食是防控疫情的有效举措,应该支持。

“奥密克戎变异株进化分支传染性更强,传播速度更快,餐厅为相对密闭场所,人员聚集且停留时间较长,就餐时又无法佩戴口罩,常常边就餐边交谈,极易引起病毒在人群之间传播。”陕西省疾控中心传染病防治所所长张义14日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共同聚餐已成为本轮疫情的主要传播方式,餐厅成为主要传播场所。

张义建议,疫情期间,广大市民避免聚餐聚会。要继续坚持外出戴口罩、勤洗手、常通风、不聚集、勤消毒、保持社交距离等个人防护措施,减少疾病感染风险。

本报记者 申美 李江波

0
微博
微信公众号
今日头条
抖音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