驿路梨花处处开 雷锋精神代代传

浏览: 358

温馨的暖阳伴随着和煦的春风,三月悄然而至。3月5日是学雷锋纪念日,雷锋同志说过:“世界上最光荣的事就是劳动,世界上最体面的人是劳动者。”半个多世纪以来,雷锋精神世代相传、与时俱进、历久弥新。本报选取了5位劳动者,他们立足平凡的岗位,认真负责、甘于奉献,让雷锋精神在新时代焕发光彩。

雷锋精神的丰富内涵: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的崇高理想和坚定信念,弘扬雷锋服务人民、助人为乐的奉献精神,弘扬雷锋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的敬业精神,弘扬雷锋锐意进取、自强不息的创新精神,弘扬雷锋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创业精神。

把奉献当成一种习惯

现年42岁的孙五斤,2006年从部队转业进入陕西五环(集团)实业有限责任公司工作,他在前纺车间清花工序一干就是16年。从部队到企业,虽然职责变了、角色换了,但不变的是他对党的忠诚,是为人民服务的信念。

曾经的军旅生活,将“服务人民、无私奉献”根植于孙五斤的心间,成为他的一种习惯。作为清花小组生产组长,工作上兢兢业业、一丝不苟,在岗16年,他每天坚持提前半小时上岗,做好机械检查,保障工人顺利生产,遇到小组生产任务重或人员紧张时,他不讲条件总是第一个顶上去。生活上,他时刻关心工友们的需要,面对有困难的工友,他不计得失、主动帮助。带徒上,他全心全意、毫无保留地将自己的技艺倾囊相授,手把手地指导新进职工学习生产技术、提升操作技艺。

在他的身上,工友们感受到了来自新时代的雷锋精神,是大家争相学习的榜样。孙五斤说:“作为一名新时代的产业工人,践行雷锋精神就是要发扬他的钉子精神,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做好传帮带工作,多为企业培养生力军,为企业发展多贡献一份力量。”

本报记者 唐玉洁

用心拧好每一颗螺丝

“用心拧好每一颗螺丝,是他9年来一直在做的事。”西安中凯铁路电气有限责任公司的职工蓟田,说起师傅刘晨光就7个字的评价:“岗位上的实干家。”

刘晨光是中凯铁路电气的一名电机钳工,在他看来,产品质量是企业发展的生命线,作为技术工人就是要为企业守好这根“线”。他对待电机组装的每一道工序始终保持严谨的态度,就是一颗螺丝钉、一根绕线都有严格的操作标准。在国家行业电机试验测试系统准确上,提高对企业电机质量的把关,坚持每一个经他手出厂的直流电动机电流误差值控制在0.001之间。

“严苛的要求,让我们制造出了精品,赢得了市场。”蓟田说,跟随刘晨光学习的这半年来,她时常被师傅身上那股对技术的渴望和“钻”劲所打动。工作之余,刘晨光经常和技术人员探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保持学习的姿态不放松,他多次在技能比武中脱颖而出,去年还荣获了碑林区“技能标兵”称号。在徒弟蓟田的眼中,师傅刘晨光就是雷锋敬业精神的践行者。

新时代工人如何践行雷锋精神?刘晨光有自己朴素的认识,“技术工人要干好工作,就得在思想上与时俱进,技术上精益求精,为中国的铁路事业发展尽一份力。” 本报记者 唐玉洁

志愿服务帮助更多的人

3月5日“学雷锋日”前夕,记者在雁塔区养老服务发展指导中心的雁塔志愿者服务站里见到了负责人何沛,很难想象,坐在轮椅上的她,已经坚持做公益14个年头了。

“现在是遇到什么问题了吗?是志愿者人手短缺吗?”采访中,何沛还在协调着3月4日的为老活动,这次活动,何沛将带着拥有理发技能的志愿者,走进3个社区,为社区老年人义务理发。

除了是志愿服务站的负责人,2008年至今,何沛先后从事心理支持、社会融合、志愿者能力建设、助残、助老、社区服务等服务。

“雷锋精神和志愿精神有相似之处,都要有为党和人民奋斗的坚定信念。”说起志愿服务,何沛的话匣子一下就打开了。她说,近几年,大家对志愿服务有了更多的了解和支持,志愿服务的内容和种类也在不断升级,将更多拥有技能的志愿者匹配到有需求的人群,提高了志愿服务的质量,尤其疫情期间,这样高质量、专业化的志愿服务越来越多。

“做好志愿服务,是以实际行动弘扬‘雷锋精神’,也是将‘雷锋精神’的传承。”何沛说,今后她还将继续做好志愿服务的相关工作,为更多有需要的人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本报记者 臧慧

用爱心回馈社会

“当时我精心设计了好多名字,但思来想去,觉得用自己的名字命名企业,可以时刻提醒自己,踏踏实实做企业,本本分分去做人。”陕西锦翔饭庄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陶锦翔说。1988年,为了替家里分担,19岁的陶锦翔早早进入社会,在西安市炭市街一家海鲜店谋得一份差事。

“我常年在省外为客户配货,从不以次充优,在货源紧张时,也从不抬高货价卖给客人。得到大家认可后,生意慢慢好了起来。”陶锦翔感慨道。1990年,经过不懈努力,陶锦翔拥有了第一个海鲜零售小摊位。为了保障给客户提供物美价廉的海鲜,陶锦翔每天起早贪黑,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

近些年,锦翔的发展越来越迅速,规模也越来越壮大。为了回馈社会,陶锦翔坚持开展慈善扶贫等公益活动。出资举办“西安庆祝教师节联谊会”;为镇安县西口回族镇农丰村亮化工程捐款31万安装路灯,点亮农丰村村民出行的道路;为宁陕县四亩地镇蒲河九年制学校送去47台空调,彻底解决了这里师生们冬季取暖难的问题。

2017年员工肖平印突然查出食道癌,当知道员工病情后,陶锦翔立即和公司管理层赶去医院看望,并拿出4万元进行后续治疗。不仅如此,陶锦翔还帮忙联系西安唐都医院的专家对肖平印进行会诊治疗,帮助员工一家渡过难关。

20多年来,企业发展到如今的10家自营连锁分店,1个“中央厨房”,600多名员工,成为日接待顾客近万人的大型餐饮企业。“当我们有能力时,一定要尽自己所能去帮助他人、回馈社会,这才是企业肩上应有的社会责任感。”陶锦翔坚定地说。

实习记者 骆红燕

为了心中那抹“蓝”

为了心中的那抹“警察蓝”,他坚持把责任放在心上、将使命挺在胸前,不负韶华、锐意进取,用实际行动践行新时代的雷锋精神。他就是西安市公安局物流寄递犯罪侦查支队六大队的一级警长李尚。

2021年底,正值西安市疫情防控严峻之时,李尚始终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在为期一个多月的小区值守任务中,居住在小区的黄爷爷急需降压药,李尚主动为老人代买药品;还有些住户家里蔬菜没了,李尚则和同事一起为各家各户代买蔬菜;在隔离酒店中有生病的,李尚及时联系救护车,将病人护送到医院……

“作为一名警察,我在群众面前,也代表着党的形象,守护人民、捍卫正义,要给人民增加更多幸福感,‘警察蓝’是守护,更是奉献,我愿意一直穿着这身制服守护人民,守护党。”李尚坚定地说到。

(刘张念子)

0
微博
微信公众号
今日头条
抖音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