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我们就安心”
3月的西安,本该是一派初春景象,可新冠肺炎疫情反扑,大量医护人员、社区志愿者重返防疫岗位,守护古城安宁。
这其中就有西安市新城区中山门街道总工会的干部万晓文,这已经是她第三次坚守在抗疫一线了,虽然身型瘦小,但她总能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
三次奔赴防疫一线
2020年1月,新冠肺炎疫情以其汹汹袭来之势,四处蔓延。作为工会干部,万晓文勇毅逆行,一头扎在疫情防控的最基层——社区。
大寒节气没过几天,西安的气温一直在零度徘徊,临危受命的万晓文值守在辖区内一社区门口,为进出大门的群众扫码测温。天寒地冻,第二天万晓文就发烧病倒了。恰巧在此时,万晓文值守的社区里发现了一例确诊病例。
就医治疗后,万晓文被诊断为新型冠状肺炎高度疑似病例,按照防疫要求,她立即被隔离了起来。所幸后来排除了疑似,但这次事件给万晓文内心留下了一丝对疫情的恐惧。
2021年底,西安市疫情严峻,万晓文再次奔赴防疫一线。
接到单位通知,万晓文回家简单收拾行装,临行前,8岁的儿子抱着她的腿哭着喊着不让妈妈走,万晓文留下一句“妈妈不去,谁去赶走病毒”,然后忍着泪走出家门。
在隔离防控点,万晓文从早忙到晚。白天,她或维持秩序,或登记扫码,或维护电脑网络;晚上,她就和同事挤在办公室里,凑合休息一下。这位看起来瘦弱的女性,以自身的韧劲和毅力,充分展现了疫情大考中工会干部的责任与担当。
今年3月,西安疫情反扑,接单位通知,万晓文第三次走上了疫情防控一线……
关键时刻贴心守候
万晓文出众的工作能力和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在单位也得到了同事们的认可。
“小万,你看这个网络怎么弄啊?”“小万,明天下雪,大家在核酸采集点该咋熬呀?”“明天去支援,小万你去吗?你在,我们就安心了。”同事们的信任,让万晓文感到肩上责任重大。
虽然上次被诊断为疑似病例的事让万晓文心有余悸,但她克服内心的不安,在疫情防控点上诠释着工会干部的担当作为。
每天早上6点,万晓文就要抵达核酸采集点,为一天的工作做准备,怎么联网、怎么使用、怎么维护,这对一个核酸检测管理系统“小白”来说,都是新挑战。万晓文从头学起,为防疫工作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做坚强保障。
除了要解决网络问题,万晓文还时刻关心着现场工作人员。今年年初的一场大雪,让很多核酸采集点上的工作人员吃了不少苦头,而万晓文所在辖区的工作人员在那天不仅收到了暖心热饮,还有暖宝宝等保暖用品。原来,这些都是她提前和单位报备申请的物资,只为在关键时刻给大家最贴心的关怀。
冬至时节,辖区的劳模为医护人员送来热气腾腾的饺子;医护人手不够时,一支由劳模带队的专业医疗团队随时顶上;志愿者队伍里,劳模的身影也随处可见……如此种种,万晓文功不可没。
扑下身子当好娘家人
万晓文平时负责街道工会宣传教育和劳模管理等工作,谈起自己的工作,她一下就打开了话匣子:怎样做好基层工会的宣传工作;如何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如何增强工会组织活力与凝聚力……她都有着自己独到的看法。
“疫情期间,这里的劳模力量让我十分骄傲。”万晓文说起辖区的劳模,如数家珍。2021年全年,她带头组织了大大小小十余项活动,例如组织劳模体检、带劳模看秦腔、组织党史学习分享晚会、组织劳模进企业参观学习等。从活动策划到实施,万晓文近乎一手包揽,因此也和辖区劳模建立了深厚的感情,提起她,劳模们都竖起大拇指,说她组织力、行动力、执行力都特别强。
从2010年来工会工作,万晓文在岗位已经坚守十多年了,从什么都不懂,到如今的行家里手,万晓文秉承着勤问、勤跑、勤说的理念,充分发挥自身桥梁纽带作用,为服务职工群众当好“娘家人”。
本报记者 臧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