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模背后的“娘家人”

浏览: 858

在谢航健看来,劳模是来自各行各业的领军人物,为领军人物服务,要求和标准自然也得提得更高。

其实,这不仅是谢航健对待工作的一种看法,也是一种工作的态度。自2009年进入工会以来,谢航健负责劳模工作已有近10年时间,区里的各级劳模,他都如数家珍,虽不善言辞,但工作做得扎实。提起这位“娘家人”,劳模都竖大拇指。

“各位选手请听题,下列哪个故障可能会导致发动机热车运转不稳,而冷车运转正常?”话音刚落,抢答器接连响了起来,选手依次报出答案,自信且镇静。这一幕,发生在新城区总工会组织举办的汽车售后服务技能大赛,来自辖区的五支参赛队伍通过理论答题和实操演练同场竞技,既是行业技能的切磋展示,也是同行之间的交流促进。西安市职业技能带头人、西安工匠、汽车维修高级技师乌军河现场坐镇,为大赛把舵。

谢航健深谙劳模工作,把劳模工作室的作用与这种劳动技能竞赛模式相融合,他做出了更多尝试。而像这样将劳动技能竞赛同劳模、工匠相结合,加强同行间交流合作的作法,其实在全市也是独一份。

物理老师马骏的劳模创新工作室,像是一个科技馆,里面各类物理教学教具不仅让学生们大开眼界,也为教育系统内部教学作出了示范作用;新城区劳模邓邦莲也是技能带头人,口腔医院里竞赛+培训的模式,输送培养了一大批人才;以全国劳模汪勇命名的创新工作室,也是行业内部交流学习的一个必打卡之地……这种“劳动技能竞赛+劳模”的形式,在新城区成为一种创新点,而谢航健为促进推动这种模式做出了突出贡献。

此外,谢航健深知劳模学习的重要性,在全区狠抓劳模学习教育,除了在企业内部学,还组织劳模一起走出企业,让劳模们相互交流的同时,把劳模精神讲给更多人听。

陕西省劳模陶锦翔是个企业家,他就带着自己的心路历程来到社区,现身说法,与一线职工和居民分享自己如何把劳模精神运用在日常工作中;市劳模贾行走进企业,为汽车同行讲述自己的成长经历,把自己是如何从一名一线工人成长成为劳模的故事和大家分享,他们还一起切磋技艺,每一个人都收获颇丰;区劳模刘刚走进太华路小学的讲座,在全区教育系统都引发了热议,他结合自己的从业经历,和大家分享了自己眼中的劳模精神……劳模们都十分认可这种形式的交流活动。

疫情期间,新城区一大批劳模在工会号召下纷纷投身防疫工作,而作为劳模的“娘家人”,谢航健除了要扎在社区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外,还有一项重点就是要为疫情防控工作做贡献的劳模做好服务保障工作。那段时间,谢航健每天都忙得歇不下脚,除了是社区大白,他还是搬运工、供货员和采购员,还要把防疫物资送到劳模手上,让在抗疫一线的劳模感受到政府的关怀和鼓励,让他们知道,自己有工会“娘家人”的守护。

“做劳模工作,要细心、耐心,更要高标准、严要求。”谢航健谈及工作这样说。也正是这样的工作态度,让新城区的劳模工作在全区工会工作中都占有重要比例,不少劳模都说:有工会这个“娘家人”真好。每每听到这样的褒奖,谢航健都发自内心的开心。

本报记者 臧慧

0
微博
微信公众号
今日头条
抖音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