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家人”维权亮出“组合拳”

浏览: 863

在西安市雁塔区总工会职工服务中心的墙上,挂着一幅写着“秉公执法维民意 勤政廉明颂公德”的锦旗。

“这是家住碑林区文艺北路张女士赠送的。”雁塔区总工会工作人员夏根强说。

原来,今年2月,张女士与辖区一家公司因未签劳动合同、少发工资等诉求发生劳动争议,向雁塔区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劳动仲裁,区仲裁委将案件转送至工会服务中心进行“裁前调解”。

“接到案子后,我们第一时间对事件详情进行了核实。”夏根强说,开始双方的态度很坚决,不想调解、不愿调解,工作人员反复沟通,双方逐步过渡到可以调解。最终,促成双方达成调解协议并撤诉。

像这样与职工权益密切相关的调解,雁塔区总工会件件重视,逐一落实。仅今年一季度,就调解了72起。

近年来,雁塔区总工会积极组织开展基层劳动争议调解组织建设、劳动争议调解员培训、劳动法律法规宣传,严格落实法律顾问坐班制度,成立“工会+法院”诉调工作室等工作,努力协调稳定劳动关系,把矛盾化解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有效维护了职工和企业双方的合法权益。

目前,雁塔区总工会已建成区、街、企三级维权网络,建立职工服务中心,街道(社区)建立职工服务站、企业建立职工服务点,依托各中心、站、点开展调解维权工作。在200余家规模以上建会企业成立了基层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

同时,还建立了专业的劳动争议调解员队伍和法律顾问队伍,建立了培训和调解工作制度。5年来,累计培训基层专兼职调解员近600人次,目前取得调解员证书87人。连续6年聘请法律顾问团队,累计在辖区50余家建会企业进行法治体检,组织314家民营企业600余名基层工会干部进行劳动法律法规宣讲。

为了进一步维护职工群众的合法权益。2020 年,雁塔区总工会成立了“工会+法院”诉调工作室,并遴选出政治立场坚定、业务素质过硬、调解经验丰富的50人担任工作室调解员。

“我只是想拿到我的劳动所得,要求公司支付拖欠的工资、奖金、补缴社保……”王师傅是一名木工,2020年6月从企业离职,因工资等问题与企业发生了纠纷。为此,他便申请了劳动仲裁,主张企业支付其相应的工资和补偿。

在工会调解过程中,调解员通过电话沟通、实地走访等多种方式询问和查阅相关证据资料,了解还原双方争议的事实出入点和争议焦点。

“调解中,我们往往晓之以情动之以理,从法律法规、经济层面、心理疏导等方面,与双方当事人进行沟通。”最后,经过多次沟通,缓解了双方紧张和对抗情绪,促使双方当事人达成和解。“工会+法院”诉调工作室成立以来,共受理调解558件劳动争议案件。

在维护职工群众的过程中,雁塔区总工会健全“三项机制”、

建立健全劳动争议三方协调机制、人民调解机制和普法宣传机制。定期分析劳动用工形式,协调共享相关资源,开展和谐企业评选表彰等活动。区工会、各街道(园区)工会和社区工会相继成立了人民调解委员会,进行人民调解,作为劳动争议调解的有力补充,发挥了很好的作用。

同时,区总工会还协调“四家联动”,协调安监局、司法局、人社局、法院等职能相关部门联合开展调解工作。主动参与安全事故调查,建立工会法律援助站,受理困难职工劳动争议案件,营造多方参与的大调解格局。

2021年,雁塔区总工会人民调解委员会被西安市评为“金牌调解组织”先进单位。

本报记者 苗莹

0
微博
微信公众号
今日头条
抖音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