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美乡村展现“幸福画卷”

——记“走进和美乡村”蓝田行

来源:唐玉洁 浏览: 482

11.jpg

    人间醉美五月天,花开缤纷皆是景。此时走进蓝田县九间房镇峪口村的荞麦岭,漫山遍野的荞麦花增添了浪漫情调,沉静其中,打卡拍照,让人流连忘返……

    5月24日,西安市委宣传部、市政府新闻办举办的西安市“走进和美乡村”系列活动首站走进了蓝田县。来自中省市多家媒体记者爬上山头,深入大棚、步入校园、探访村庄……全面立体地了解当地的历史文化与新农村建设,感受了乡村振兴带给当地的新变化,百姓的新生活。

网红打卡新地标

    随着连续几天的阴雨散去,一片片盛开的荞麦花在阳光照耀下蔚为壮观。一大早,蓝田荞麦岭·和美乡村示范区内前来打卡拍照的市民络绎不绝。一些游客换上靓丽的旗袍漫步花海拍照,一些游客在粉白相间的花道中录起了广场舞……放眼望去,人在画中游,画在景中走。

    2021年以来,蓝田县依托特色农业产业和自然资源优势,在九间房镇峪口村,将荞麦岭田园综合体发展成空间格局为“一岭、一廊、一村”,即荞麦岭、峪口溪和峪口街中央休闲廊道、峪口村的布局。   

    以荞麦花海为依托,配套建设荞酒馆、荞宴馆、荞咖馆、荞麦故事馆、蓝·美术馆和游客服务中心、蓝田厨房美食街等“五馆一中心一街区”,将大地景观和农旅融合新IP,倾力打造为乡村振兴田园典范。

    2023年五一期间,这里接待游客达11.2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100余万元,成为了乡村振兴与文旅融合的省级示范区。

打造千亩果蔬廊道

    普化镇楸树庙村,一座座温室大棚排列整齐,大棚内,圣女果、美人娇、吊藤西瓜各类水果,竞相生长,一片生机盎然。

    圣女果基地内,淡淡的果香萦绕鼻尖,在青翠的藤叶衬托下,一串串娇艳的圣女果更显诱人。这些沉甸甸的果实,正是普化镇近年来打造果蔬品牌IP的生动写照。

    近年来,普化镇按照“党建+乡村振兴+集体经济”,又实施了万亩花椒产业基地、千亩高端果蔬廊道、百间民宿集群的“万千百”产业工程。

    “打造千亩高端果蔬廊道,我们分为三期建设占地450亩,以圣女果为主导产业,辐射带动周边5个村集体经济发展的现代化农业产业园区。”普化镇镇长张博介绍说,2020年建设60栋产业大棚,年产值近300万元,集体经济收入60万元,吸纳就业120人。2022年又新建19栋阳光温室大棚,新增羊角蜜甜瓜、吊篮小西瓜等高端果蔬,预计年产值150万元,村集体经济年收入再增20万元,真正让群众口袋鼓起来。

授技传艺擦亮金字招牌

    18岁的李兴,是蓝田厨师学校的大二学生。他每天在操作台前一练就是五六个小时,他说:“蓝田是陕菜之乡,作为蓝田人,希望有朝一日我也能用手中的炒勺将陕西美食推广给更多人。”

    李兴所在的蓝田厨师学校,成立于2021年9月。占地面积达20540㎡,校内现有学生500名,建有1个烹饪大师工作室。“为培养高素质厨师人才,学校开设有烹饪学、营养学等专业理论课,中式烹调、西式烹调、中西式面点等专业技能课。”蓝田厨师学校执行校长戴百权说,学生毕业后,学校会将其推荐到星级酒店就业,发展前景广阔。

    校园内窗明几净,教学有序开展。身着厨师服的学生们在老师的指导下,练刀工、学拉面、做花馍……他们正在为成为优秀的“勺勺客”而厚积蓄力。近年来,蓝田县通过办好一所学校为乡村振兴赋新能,彰显地域特色擦亮劳务品牌,授技传艺带动当地百姓安居乐业。

特色民宿成致富新密码

    筷子筒做成的壁灯,老门板变成了大茶几,白皮松制成了鹿角吊灯……走进小寨镇董岭村鹿溪民俗小院,浓厚的地域文化迎面而来,令人眼前一亮。

    近年来,董岭村整合全村资源、资金、资产,为发展乡村旅游和民宿产业打通了通道。在打造民宿集群过程中,董岭村以创建“关中民宿示范村”“蓝田民宿第一村”为发展目标,统一规划,分批推进,不断将村集体经济收益用于村民分红、推动发展、优化公共服务和兜底保障等。

    目前,董岭村全村已发展民宿26套,拥有床位86张,形成民宿集群3处,年经营收入960万元,村集体经济收入210万元。全村经营性资产已由最初的每股1000元增加到每股30万元,累计为群众分红180万元,成为乡村振兴发展的新引擎。

美出文明新风尚

    7层33米高的红色“崇德塔”是汤峪镇河东村的地标。塔的每一层中还挂着文化人物展板,提醒村里人“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

    位于汤峪镇政府驻地东南1公里处的河东村,由原代寨村、圪塔村、石坡村三个村合并而成,共12个村民小组,603户2521人。近年来,河东村坚持“围绕发展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逐渐实现了“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美好愿景。不断完善乡村治理体系,制定村规民约、发展集体产业凝聚合力,推动乡村基层治理新样板,让乡风文明在河东村蔚然成风。

    村庄内随处可见涂鸦成山水风景画,旧物改造的街道装饰,纳凉广场、文化礼堂,将精神文明新风尚厚植在这片沃土之上。“通过建设,为群众提供学习、健身、娱乐等场所,使崇德向善、守望相助等文明乡风生动‘跃’入村庄的角角落落。”汤峪镇镇长马骥焘介绍,在这里,每年定期举办村民运动会、文娱活动、全村团年宴等,让群众在生产生活中切实享受到乡村振兴发展的红利,激发群众热爱家园、建设家园的热情。

                                                        全媒体记者 唐玉洁


0
微博
微信公众号
今日头条
抖音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