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技术能手”成长记

——记陕西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王渤

来源:申美 浏览: 505

    今年5月初,车间里正在调试的一条数控生产线遇到了故障,通过王渤的努力解决让这一难题。工友们对他的数控诊断技艺赞赏有加。

    “还是王师厉害!”让工友们引以为傲的王渤,从事钻探装备生产已23载,是中煤科工西安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王渤创新工作室”负责人。前不久,他被陕西省政府授予“三秦工匠”,同时被授予“陕西省五一劳动奖章”。

    很多人不会想到,这样杰出的技术工人,刚入职西安研究院时,仅仅是一名中专毕业生。

从职场小白到“多面手”

    2000年7月,毕业于西安仪表工业学校的王渤,以面试理论第一名的成绩击败了众多竞争对手,入职西安研究院。“没高兴几天,就明显感受到了学历差异带来的影响。”

    22岁的王渤进入车间后,负责钻杆加工,前后两年多时间,他只能在普通车床上干活。看着别人操作数控车床,批量加工钻杆,王渤心生羡慕。他暗下决心,要钻研数控车床技术。从那以后,王渤每天书、本、笔不离身,一有空就苦学数控知识,遇到不懂的地方就主动向老师傅请教。

    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2002年车间新购置了两台数控车床,见到王渤人勤又好学,领导决定给王渤分配一台,让他试试。有了数控车床,王渤更加投入,刻苦钻研、边学边干。

    从操作普通车床到数控车床,通过学习成为既能操作又能维修的多面手。从程序编订、故障维修到更改数控车床参数、设计专用夹具,任务难度日渐加强,维修过程异常艰辛,但王渤乐在其中。“他人眼中的苦,却是我心中的甜”。王渤说。

    为更好适应企业发展,王渤坚持自我提升,先后通过自学考试取得了机电一体化专科毕业证书、西安交大机械工程及自动化本科学历。他积极参加集团举办的技能比武,2018年获得“全国技术能手称号”。

从技能素养到创新能力

    时代在发展,煤炭行业迎来了新的突破,这也意味着对钻具产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009年,王渤在调试第一台搬运机器人时,发现“机械手臂在抓举时,经常‘意外’带动相邻钻杆,造成下一钻杆位置发生变化,无法达到理想的状态。”为了攻克这一难题,王渤一遍又一遍反复调试,即使熬得双眼干涩通红,也顾不得休息。最后想到了减弱“磁吸”和“增加距离”的办法,实现了对不同规格钻杆上下料的自动控制,完美解决问题,生产效率提高了40%。最终这项技术获行业表彰。

    “进步无止境,志当存高远。”是王渤的座右铭。近年来,他积极参与车间自动化改造,解决了螺纹自动化加工、钻杆飞边外圆加工自动化难题;摩擦焊接工作站实现了无人化,推进了钻具生产智能化;参与设计螺旋槽铣床自主生产方案,极大地解决了产能瓶颈,新产品销售额突破亿元;解决了通缆定向钻杆关键配件的加工难题。他大量出色且开拓性的工作,不断推进生产工艺改进,促进生产效率大幅提升。

    《地质钻杆制造技术研究》《高强度圆弧角三棱钻杆的研制与生产》《插接式相位螺旋钻杆及关键生产技术》……王渤先后参与了多项重点科研及技改项目,取得省部级奖励12项,市级奖励两项,“五小”、QC奖励20余项,参与专利10余项,发表论文5篇。

从“成长的苦”到“别人的光”

    从一名中专生,到高尖端技术人才,王渤用努力换来了大家对他的认可与信任。

    多年来,通过“王渤创新工作室”平台,培养多位专业技术、技能人才,其中4人获陕西省技术能手、3人获西安市技术能手,还有不少人成长为行业翘楚。

    2022年公司智能钻探设备产业基地建成,王渤又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数字化车间里,和大大小小的故障“打交道”,积极研究探索新工艺、新方法,为西安院钻探装备产业高质量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全媒体记者 申美


0
微博
微信公众号
今日头条
抖音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