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味”预制菜加速“出圈”

来源:徐颖 浏览: 490

    近年来,预制菜越来越受到市场青睐,产业规模迅速增长。今年,培育发展预制菜产业被写入中央一号文件,被业界称为下一个“万亿级”新赛道。

    陕菜历史悠久、特色鲜明,深受消费者喜爱,陕西发展预制菜产业有自身独特的优势。借助预制菜产业发展机遇,可以有力带动餐饮企业发展,做强做大食品工业,助力陕西味道“走出去”

助力陕西味道“走出去”

    “在手机上提前下单,回到家点好的预制菜已经送来了。像这道糖醋里脊,把酱料加热,再把里脊肉放进锅里翻炒,不到3分钟就做好了,对上班族和‘厨房小白’尤其友好。”西安市民李敏说。

    “作为一家本地餐饮企业,我们在预制菜研发中注重开发陕西地方特色美食。今年一季度,集团预制菜板块销售收入2194万元,同比增长59.57%。”小六饮食(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波说,“目前,集团生产的预制菜产品涵盖了精加工的净菜类,包子、粥类、金汤酸菜鱼等符合家庭需要的成品、半成品,可满足野餐露营、办公室即食等多种场景的麻辣孜香烤鱼、椒麻鸡、酱牛肉等,以及甑糕、黄米凉糕、黄桂粥等具有陕西地方特色的小吃及粗粮类产品。”

    在预制菜品质的把控中,小六饮食坚持从源头直采,挑选新鲜优质食材,在产品研发生产中尽可能保留食物本身的营养。中餐预制菜的口味还原技术难度高,也最考验企业的研发生产能力,小六饮食拥有强大研发团队,保证了产品口味的高度还原。目前,小六饮食预制菜业务已经从本土拓展到深圳,涵盖线上线下多种销售渠道。

    加快推动预制菜产业发展,不仅有利于带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也可为促消费、稳经济提供有力抓手。同时,借助预制菜产业发展机遇,可以有力带动餐饮企业发展,做强做大食品工业,助力陕西味道“走出去”。

    咸阳秦鸿食品有限公司将葫芦鸡与咸阳地理标志产品茯茶相结合,研发出新品葫芦鸡,在东方甄选直播间曾一次卖出15万单,消费者反映良好,复购率超过63%。

    近年来,西安、安康、咸阳、宝鸡等地纷纷建设预制菜产业园区,吸引益海嘉里、得利斯等知名企业投资预制菜产业。同时,小六饮食、石羊集团等一批本土企业在预制菜领域也进行了积极实践。

    “陕西预制菜品类少,没有形成产品矩阵,产品停留在八大碗、凉皮等老品种上,产品创新、标准化程度不够,企业规模也较小。”谈及陕西预制菜产业发展现状,陕西省预制菜产业联盟秘书长刘兵说,“陕菜历史悠久、特色鲜明,深受消费者喜爱,陕西发展预制菜产业有自身独特的优势,要做好顶层设计,培育龙头企业。”

“政策+服务”助预制菜乘风而起

    加快陕西预制菜产业发展,应鼓励各地按照区域资源特色优势,打造功能完善、设施完备、服务配套的产业集中区,加快培育全产业链,构建行业标准体系,完善产业支撑体系,强化细化配套措施

    4月24日,陕西预制菜科技产业园项目签约暨启动仪式在杨凌示范区举行。该项目总投资3.5亿元,将通过预制菜标准化、工业化生产,形成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着力将园区打造成年产值100亿元的预制菜产业园区,形成陕西乃至西部地区具有较强影响力的预制菜产业高地。

    据了解,目前,陕西省预制菜生产企业多以民营企业为主,与广东、山东等地相比,陕西预制菜产业发展相对缓慢。

    “预制菜产业发展离不开政策的推动和引导。”刘兵说,“以广东为例,近年来,广东在全国率先组织化、系统化、标准化推动预制菜产业发展,出台‘预制菜十条’措施,建立了省级联席会议制度,规划建设了省级预制菜产业园,制定了预制菜标准体系等。陕西省预制菜产业要想抓住发展机遇,需要尽快制定、出台相关产业发展规划和政策。”

    “预制菜产业规模快速发展,也要求食品安全监管与服务同步跟进。”陕西省市场监管局食品生产处处长张学军说,“市场监管部门一方面要督促预制菜生产企业落实好食品安全主体责任,落细落实末端发力终端见效工作机制,确保上市产品安全营养、方便快捷;另一方面要科学分析研判预制菜新产业、新业态的风险隐患与困难问题,创新监管模式与方法,帮扶预制菜生产企业迈上快速健康发展轨道。”

    随着预制菜产品类别的不断丰富,现有的食品生产许可类别规定的产品原料、生产工艺、添加剂使用标准与预制菜产品对标存在一定差异。为此,陕西省市场监管局对全省预制菜的品种、形式开展广泛调研,组织起草了《陕西省预制菜生产许可监管规范指导意见》,规范预制菜生产许可工作。

    “加快陕西预制菜产业发展,应鼓励各地按照区域资源特色优势,打造功能完善、设施完备、服务配套的产业集中区,加快培育全产业链,构建行业标准体系,完善产业支撑体系,强化细化配套措施。”陕西粮农产业技术研究院院长王生林说。

                                           (徐颖)


0
微博
微信公众号
今日头条
抖音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