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进新征程 引领职工筑梦新时代

来源:苗莹 浏览: 177

    在西安高技能人才阵地,有一位新时代产业工匠——陕鼓集团系统服务事业部李新春。

    他从一名普通员工到全国劳模,单一设备维修到系统服务一线的用户现场问题解决专家,用匠心诠释了陕鼓服务产业的发展,展现了当代产业工人转型升级的时代风采。

    李新春是西安广大产业工人中的佼佼者,他的成长经历,离不开工会搭建的竞赛舞台、创新平台。

五年来,西安市总工会搭建广阔的竞赛舞台,发挥劳模工匠“领头雁”作用,铺就产业工人的成才之路,动员广大职工创新创效,充分发挥工人阶级主力军作用,为西安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力人才支撑。

搭建广阔竞赛舞台

    劳动和技能竞赛是工会引领职工建功新时代的“传家宝”。

    五年来,西安市总工会围绕全市重大战略、重大工程、重大项目、重点产业,广泛深入持久开展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劳动和技能竞赛,形成了市级有重点、区县有品牌、行业有特色的竞赛格局。 

    2023年4月7日,“助推高质量发展 建设现代化西安”西安市百万职工劳动和技能竞赛在全市同步启动。竞赛围绕全市1138项重点建设项目。

    西安市总工会经济技术劳动保护部部长许丽介绍:“全市建会规模以上企业竞赛覆盖面达到85%以上。同时,西安市总工会还开辟新赛道,创设新模式,推动劳动和技能竞赛“扩容”,积极推动竞赛向高科技硬科技、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新就业形态等领域延伸,率先组织新能源新材料技能竞赛。”

    除此之外,还组织开展了“练本领、育工匠”“迎全运、强技能、促提升”“喜迎盛会,匠心筑梦,技耀古城”等西安市高技能人才职业技能竞赛活动。竞赛项目由2018年的3大类5个工种,拓展到2023年的9大类75个工种,目前,共产生西安市“技术标兵”、“技术能手”1014名。

    同时,联合市委组织部、市人才办、市人社局开展了“西安工匠(西安工匠之星)”评选工作,累计选树“西安工匠”200人,“西安工匠之星”20人。评选表彰西安十佳最美工人20名。

    在开展师带徒技术提升活动中,累计申报备案结对师徒840余名。同时,修订完善了《西安市示范性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命名管理工作办法》,推荐命名各级职工(劳模)创新工作室128家,评聘职业技能带头人750名。

    广泛开展了“安康杯”竞赛活动,各区县、开发区参赛企业数年平均递增10%以上,各产业的企业参赛率达95%以上。

    开展“夏季送清凉”活动,指导全市各级工会组织累计筹措资金5429万余元,走访企业和工地11800余家,慰问职工近25.1万人次,督促企业整改、治理危害职工职业健康或生命安全隐患6736件。牵头市安委会督导组,累计开展督导73次,检查单位156家,发现并督促整改问题隐患412条。 

发挥劳模工匠“头雁效应”

    “劳动模范是民族的精英、人民的楷模,是共和国的功臣。”

    五年来,西安市总工会不断健全劳模评选机制,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关爱劳模、真诚服务劳模,在全社会营造了尊重劳模、学习劳模、关心劳模、争当劳模的浓厚氛围。累计产生全国劳动模范、五一劳动奖和工人先锋号22个,省级劳动模范、先进集体、五一劳动奖和工人先锋号158个,市级劳动模范、五一劳动奖、工人先锋号1123个。命名表彰了50名“最美奋斗者--新中国成立以来西安最具影响力的劳动模范”。同时,大力实施职工素质提升工程,推荐命名市级及以上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128个。

    市总工会把每年5月确定为“劳模工匠宣传月”,多渠道、多媒介、多角度、多方式讲述劳模故事、宣传事迹,掀起崇尚劳模、学习劳模热潮并协助建成西北地区首座劳模精神展示馆。

    为了进一步丰富劳模活动载体,市总工会策划实施了“西安年·最中国”致敬最美劳动者—千名劳模赏新春灯展、“喜迎二十大  劳模走基层”主题活动、十四运会开幕式观众互动、参观重点项目建设主题活动、劳模专场观看文艺演出等全市重大活动。

    此外,市总工会还积极发挥劳模示范引领作用,组建了西安市总工会劳模助力脱贫攻坚服务团,实施扶贫项目123项,帮助贫困户脱贫456人。

    让劳模精神不断发扬光大,既需要劳模的执著坚守,也需要全社会的支持关怀。五年来,市总工会累计为市级及以上劳模发放“双节”慰问金、农民劳模生活补助金、特殊困难劳模补助金2300余万元,慰问困难劳模3706人次,制作下发劳模医疗康复服务卡8300余张,3158名劳模和五一奖章获得者享受了医疗康养服务,市总累计补贴500万元;组织劳模体检3208人次、外出疗休养280人次,累计为1300余名劳模办理了医疗住院补助,报销医药费用230余万元。

铺就产业工人成才路

    在“红旗杯”第二届全国机械行业班组长大赛中,90后的陕鼓集团工程业务团队驻外现场班组长范玉满,从全国3.6多万名参赛班组长中脱颖而出,赢得大赛一等奖。

    “陕鼓为每一位报名参赛员工购买了学习课程,搭建了很好的学习提升平台,让我们通过参赛完善了自身在安全、质量、成本、生产、环境、人事、设备等方面的专业知识体系……”范玉满说。

    陕鼓作为西安市的产改试点,定期开设“继续教育课堂”鼓励职工向高价值岗位流动等典型经验,不断推进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在产改过程中,西安大地测绘股份有限公司评定企业五星工匠,让优秀技能人才尽快脱颖而出;清华德人西安幸福制药有限公司建设“因爱而幸福”的企业文化不断提升职工幸福感。

    产业工人是工人阶级中发挥支撑作用的主体力量,是创造社会财富的中坚力量,是创新驱动发展的骨干力量,是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的有生力量。

    西安市总工会结合实际,牵头制定了《西安市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实施方案》,加强对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宏观指导、政策协调和组织实施。制定了6项政策性文件,使西安市5项产改工作重点和16项产改指标任务得到全面推进。

    同时,协调出台了《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实施方案》《全面推行企业新学徒制实施细则》《西安市首席技师选拔管理暂行办法》等政策制度。

    五年来,西安市先后选择4个区县、31个企业开展了两批试点工作,推出一系列务实举措,形成一系列工作亮点,初步走出了一条具有西安特色的产改道路。

    市总工会还采取实地调研、网络、问卷抽样调研相结合的方式组织2726名产业工人开展了调研活动,编写印发了五期产改工作《简报》,不断把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提升向纵深推进。

                                 全媒体记者 苗莹


0
微博
微信公众号
今日头条
抖音
Top